美国三大电视网“三聚氰胺事件”拟态环境建构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8-12页 |
一 有关“拟态环境”的理论及信息时代下的现实状况 | 第9页 |
二 研究对象及缘起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 美国及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拟态环境”理论的发展 | 第14-15页 |
三 与“拟态环境”相关的概念 | 第15-16页 |
四 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新闻网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三聚氰胺事件”拟态环境建构的客观要素 | 第18-41页 |
一 新闻报道的频率 | 第18-22页 |
二 新闻报道的主题及内容 | 第22-27页 |
三 新闻主要消息来源 | 第27-31页 |
四 新闻语言的应用 | 第31-41页 |
1 修辞 | 第32-34页 |
2 标签化 | 第34-36页 |
3 借用引语来表达意见引导舆论 | 第36-37页 |
4 模糊性和不真实性 | 第37-4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1-46页 |
一 把握最佳时机,进行信息披露,展开最有效传播 | 第42-44页 |
二 淡化意识形态,争取独立自主和主动的对外传播 | 第44-45页 |
三 倡导国际传播新秩序,促进国际信息流平衡流动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