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4-26页 |
一、高校奖助学金制度概述 | 第14-17页 |
(一) 高校奖助学金制度概念 | 第14页 |
(二) 高校奖助学金的分类 | 第14-15页 |
(三) 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的特点 | 第15-17页 |
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中的行政法律关系 | 第17-26页 |
(一) 高校的法律地位 | 第17-19页 |
(二) 高校与政府的行政法律关系 | 第19-22页 |
(三) 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 | 第22页 |
(四) 高校奖助学金管理权 | 第22-26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的演变及现状 | 第26-33页 |
一、高校国家奖学金制度的演变及发展 | 第26-29页 |
(一) 20世纪后期的国家奖学金制度 | 第26-28页 |
(二) 21世纪初期的国家奖学金制度 | 第28-29页 |
二、设立国家助学金的尝试和助学金制度的恢复 | 第29-30页 |
三、社会奖助学金制度的发展 | 第30-31页 |
四、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现状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法治化探讨 | 第33-45页 |
一、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 第33-37页 |
(一) 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 第33-34页 |
(二)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行政主体及程序有争议 | 第34-35页 |
(三) 行政给付的主体不明确 | 第35-36页 |
(四) 奖助学金运营管理的非制度化 | 第36页 |
(五) 权利救济途径和责任追究机制相对缺乏 | 第36-37页 |
二、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的法治化探讨 | 第37-45页 |
(一) 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法治化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7-40页 |
(二) 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法治化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