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寄生虫学论文--医学昆虫学论文--蚊、白蛉论文

淡色库蚊摄糖习性及嗅觉相关基因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20-58页
    1.1 淡色库蚊危害及防治进展第20-26页
        1.1.1 淡色库蚊分布与危害第20-22页
        1.1.2 淡色库蚊的防治方法第22-26页
    1.2 成蚊糖餐行为研究进展第26-28页
        1.2.1 成蚊的糖餐需求第26-27页
        1.2.2 成蚊摄糖节律第27页
        1.2.3 成蚊摄食糖餐组分偏好性第27-28页
    1.3 成蚊糖餐植物研究进展第28-35页
        1.3.1 成蚊取食糖餐植物检测方法第28-29页
        1.3.2 成蚊偏好性糖餐植物种类第29-31页
        1.3.3 成蚊对不同糖餐植物的趋性研究第31-32页
        1.3.4 摄食糖餐植物对成蚊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2-35页
    1.4 成蚊定位糖餐植物信息第35-40页
        1.4.1 物理信息第36页
        1.4.2 糖餐植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第36-40页
    1.5 成蚊摄糖行为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第40-44页
    1.6 昆虫嗅觉系统研究第44-56页
        1.6.1 昆虫嗅觉感受器第44-47页
        1.6.2 气味结合蛋白第47-51页
        1.6.3 化学感受蛋白第51-52页
        1.6.4 嗅觉受体第52-54页
        1.6.5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第54-55页
        1.6.6 气味降解酶第55-56页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56-58页
        1.7.1 研究内容第56-57页
        1.7.2 技术路线第57-58页
第2章 幼虫期营养对淡色库蚊生理状态及摄糖行为的影响第58-72页
    2.1 引言第58-5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59-64页
        2.2.1 供试成蚊采集、饲养第59页
        2.2.2 主要试剂第59页
        2.2.3 供试成蚊种类鉴定第59-61页
        2.2.4 不同食物量饲养淡色库蚊幼虫第61页
        2.2.5 试剂配制及标准曲线制作第61-62页
        2.2.6 新羽化淡色库蚊成蚊生理状况研究第62-63页
        2.2.7 成蚊体重和翅长测量第63页
        2.2.8 成蚊摄糖比例调查第63-64页
        2.2.9 数据分析第64页
    2.3 结果和分析第64-68页
        2.3.1 成蚊种类鉴定第64-65页
        2.3.2 成蚊体重和翅长分析第65页
        2.3.3 新羽化淡色库蚊成蚊生理状况研究第65-66页
        2.3.4 成蚊摄糖比例调查第66-68页
    2.4 讨论第68-72页
第3章 取食糖餐植物对淡色库蚊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第72-85页
    3.1 引言第72-7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73-76页
        3.2.1 供试成蚊第73页
        3.2.2 糖餐植物种类及采集第73-74页
        3.2.3 取食不同糖餐植物对淡色库蚊存活时间影响的研究第74页
        3.2.4 喂食糖餐植物24h后淡色库蚊摄糖比例研究第74-75页
        3.2.5 喂食糖餐植物淡色库蚊摄糖比例变化趋势第75页
        3.2.6 摄食不同糖餐植物对淡色库蚊繁殖力影响第75-76页
        3.2.7 数据分析第7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6-82页
        3.3.1 取食不同糖餐植物后淡色库蚊存活时间分析第76-79页
        3.3.2 淡色库蚊喂食糖餐植物24h后摄糖比例研究第79-80页
        3.3.3 喂食不同糖餐植物的淡色库蚊摄糖比例变化趋势第80-81页
        3.3.4 喂食不同糖餐的淡色库蚊产卵量分析第81-82页
    3.4 讨论第82-85页
第4章 取食不同偏好性糖餐植物对淡色库蚊能量储备影响研究第85-94页
    4.1 引言第85-8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6-89页
        4.2.1 供试成蚊第86页
        4.2.2 主要试剂第86页
        4.2.3 Y型嗅觉仪设计第86-87页
        4.2.4 淡色库蚊雌蚊对不同糖餐植物的偏好性研究第87-88页
        4.2.5 摄食不同糖餐植物对淡色库蚊生理状况的影响第88页
        4.2.6 数据分析第88-89页
    4.3 结果分析第89-92页
        4.3.1 淡色库蚊雌蚊对不同糖餐植物的偏好性研究第89-90页
        4.3.2 摄食不同糖餐植物对淡色库蚊生理状况的影响第90-92页
    4.4 讨论第92-94页
第5章 常见植物源气味对淡色库蚊引诱效果研究第94-107页
    5.1 引言第94-95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95-97页
        5.2.1 供试成蚊第95页
        5.2.2 供试化合物第95-96页
        5.2.3 单种化合物对淡色库蚊引诱效果测定第96页
        5.2.4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混合物对淡色库蚊雌蚊引诱效果研究第96-97页
        5.2.5 简化组分混合物对淡色库蚊雌蚊引诱效果的研究第97页
        5.2.6 数据分析第97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97-103页
        5.3.1 不同浓度下的单种化合物对淡色库蚊雌蚊的引诱效果第97-102页
        5.3.2 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混合物对淡色库蚊雌蚊引诱效果第102页
        5.3.3 简化组分混合物对淡色库蚊雌蚊引诱效果第102-103页
    5.4 讨论第103-107页
第6章 糖餐植物糯米条的挥发性化合物分析及引诱活性研究第107-116页
    6.1 引言第107-108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108-111页
        6.2.1 供试成蚊第108页
        6.2.2 供试化学试剂第108页
        6.2.3 固相微萃取收集糯米条挥发性化合物第108-109页
        6.2.4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第109页
        6.2.5 化合物定性与定量第109页
        6.2.6 戊烷浸提糯米条花序化合物第109-110页
        6.2.7 淡色库蚊对糯米条挥发性化合物行为反应第110页
        6.2.8 数据分析第110-111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111-113页
        6.3.1 糯米条挥发性化合物鉴定、分析第111-112页
        6.3.2 不同浓度下的糯米条浸提物对淡色库蚊引诱效果第112-113页
        6.3.3 不同组分混合物引诱效果比较第113页
    6.4 讨论第113-116页
第7章 淡色库蚊气味结合蛋白和嗅觉辅助受体基因研究第116-149页
    7.1 引言第116-118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18-134页
        7.2.1 供试昆虫第118页
        7.2.2 主要试剂第118页
        7.2.3 淡色库蚊触角总RNA提取第118-119页
        7.2.4 基因片段克隆第119-121页
        7.2.5 cDNA末端快速扩增第121-128页
        7.2.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28-129页
        7.2.7 相对表达量研究第129-131页
        7.2.8 表达载体构建第131-132页
        7.2.9 气味结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132-133页
        7.2.10 SDS-PAGE分析第133-134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134-146页
        7.3.1 气味结合蛋白序列分析第134-137页
        7.3.2 气味结合蛋白系统进化分析第137-140页
        7.3.3 气味结合蛋白组织表达特异性研究第140-141页
        7.3.4 气味结合蛋白原核表达研究第141-142页
        7.3.5 嗅觉辅助受体序列分析第142-144页
        7.3.6 嗅觉辅助受体系统进化分析第144-146页
        7.3.7 嗅觉受体组织表达特异性研究第146页
    7.4 讨论第146-149页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49-152页
    8.1 研究总结第149-150页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0-151页
    8.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第151页
    8.4 研究展望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75页
研究论文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类GPCR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蜡样芽孢杆菌毒素特征及耐药基因tet(45)的可移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