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 绘本理论的国内现状 | 第9-11页 |
1.3 理论意义 | 第11-14页 |
2 什么是“绘本” | 第14-19页 |
2.1 构成绘本的基本元素——图画和文字 | 第14-15页 |
2.2 绘本元素间关系——图-文、图-图、文-文 | 第15-16页 |
2.3 绘本的定义 | 第16-17页 |
2.4 绘本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画册、插画书籍、漫画、连环画 | 第17-19页 |
3 当下绘本类型研究 | 第19-31页 |
3.1 国内绘本的尴尬定位 | 第19页 |
3.2 绘本市场与读者研究 | 第19-20页 |
3.3 当下国内绘本的分类与美学特征 | 第20-31页 |
3.3.1 低幼(少儿)类绘本发展现状和美学特征 | 第21-24页 |
3.3.1.1 低幼(少儿)类绘本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3.3.1.2 低幼(少儿)类绘本美学特征 | 第22-24页 |
3.3.2 成人类绘本代表作品及其审美取向 | 第24-31页 |
3.3.2.1 成人类绘本代表作品 | 第24-26页 |
3.3.2.1.1 生活流的朱德庸绘本 | 第24-25页 |
3.3.2.1.2 成人童话流的几米绘本 | 第25页 |
3.3.2.1.3 心灵鸡汤流的阿狸和刀刀狗系列 | 第25-26页 |
3.3.2.2 成人类绘本审美取向 | 第26-31页 |
3.3.2.2.1 美满化:世俗的幸福感 | 第26-28页 |
3.3.2.2.2 狂欢化:超越现实的自由与解放 | 第28-29页 |
3.3.2.2.3 童真化:重回童年时代的诗意栖居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作者简介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