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 ·微生物油脂概述 | 第9-12页 |
| ·产油微生物的定义 | 第9页 |
| ·微生物油脂的定义 | 第9页 |
| ·微生物油脂的特点 | 第9页 |
| ·微生物油脂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 第9-10页 |
|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利用微生物油脂制取生物柴油的意义 | 第11-12页 |
| ·内生真菌简述 | 第12-13页 |
| ·内生菌的定义 | 第12页 |
| ·内生菌的分类 | 第12页 |
| ·我国内生真菌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生物柴油概述 | 第13-16页 |
| ·生物柴油的化学组成 | 第13-14页 |
| ·生物柴油原料来源 | 第14页 |
| ·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17-18页 |
|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 ·试验试剂 | 第17页 |
| ·培养基 | 第17-18页 |
| ·试验方法与设计 | 第18-23页 |
| ·培养条件对HJ1 菌体生长情况(菌体产量)的影响 | 第18页 |
| ·干菌体的预处理 | 第18页 |
| ·HJ1 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18-19页 |
| ·HJ1 油脂的精炼 | 第19页 |
| ·油脂的降酸处理 | 第19-20页 |
| ·油脂成分的分析 | 第20-21页 |
| ·生物柴油的制备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 ·单因素对HJ1 菌体产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 ·培养温度对菌体产量的影响 | 第23页 |
| ·培养时间对菌体产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搅拌速率对菌体产量的影响 | 第24页 |
| ·菌体培养的验证试验 | 第24-25页 |
| ·单因素对HJ1 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 ·提取温度对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 第25页 |
| ·提取时间对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料液比对菌体油脂得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 ·HJ1 油脂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7-28页 |
| ·正交试验 | 第27页 |
| ·极差分析 | 第27-28页 |
| ·验证试验 | 第28页 |
| ·HJ1 油脂成分分析与比较 | 第28-30页 |
| ·HJ1 油脂成分的分析 | 第28-29页 |
| ·HJ1 油脂成分与植物油脂成分的比较 | 第29-30页 |
| ·HJ1 油脂萃取降酸 | 第30页 |
| ·单因素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 第30-34页 |
| ·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催化剂浓度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醇油摩尔比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酯交换验证试验 | 第34页 |
| ·HJ1 油脂生物柴油化学成分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37-38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37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附图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