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火麻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大麻科植物化学成分及火麻仁研究新进展第13-34页
    1 大麻科植物概况第13-26页
        1.1 大麻科植物的分类第13-14页
        1.2 大麻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第14-26页
    2 火麻仁研究进展第26-33页
        2.1 化学成分第26-28页
        2.2 火麻仁的应用第28-33页
    3 结语第33-34页
第二章 火麻仁化学成分研究第34-72页
    1 前言第34-38页
    2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38-55页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38-50页
        2.2 已知化合物解析第50-55页
    3 实验方法第55-66页
        3.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55页
        3.2 药材第55页
        3.3 提取分离第55-58页
        3.4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第58-66页
    4 小结与讨论第66-72页
第三章 火麻仁化学成分活性研究第72-87页
    1 前言第72-73页
    2 抗氧化活性研究第73-78页
        2.1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第73-74页
        2.2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第74-76页
        2.3 ORAC自由基清除活性第76-77页
        2.4 抗氧化活性结果与讨论第77-78页
    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第78-83页
        3.1 Ellman法测定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第78-80页
        3.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分子模型研究第80-81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1-83页
    4 Neoechinulin A的细胞毒性与SIRT1调节活性第83-84页
        4.1 细胞毒性检测第83页
        4.2 SIRT1调节活性第83-84页
    5 醌还原酶诱导活性第84-86页
        5.1 实验原理第84页
        5.2 实验方法第84-85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5-86页
    6 小结第86-87页
第四章 海胆灵类生物碱来源考察第87-93页
    1 前言第87页
    2 不同来源火麻仁药材成分的比较第87-90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87页
        2.2 药材来源第87-88页
        2.3 HPLC-UV分析样品溶液的制备第88页
        2.4 HPLC-UV条件第88页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8-90页
    3 污染真菌培养及目标代谢产物分析第90-92页
        3.1 污染真菌的培养鉴定及放大发酵第90页
        3.2 代谢产物的分析第90-92页
    4 小结与讨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08-109页
附录 化合物图谱第109-13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扶正消症片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下一篇:2008-2015年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