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6-7页 |
摘要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 | 第13-14页 |
1.3 阻尼器与建筑物之间现有的构造措施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粘滞阻尼器与软钢阻尼器的介绍 | 第20-3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粘滞阻尼器与软钢阻尼器的类型 | 第20-23页 |
2.2.1 粘滞阻尼器的类型 | 第20-23页 |
2.2.2 软钢阻尼器的类型 | 第23页 |
2.3 粘滞阻尼器与软钢阻尼器的构造形式及耗能原理 | 第23-25页 |
2.3.1 粘滞阻尼器的构造形式及耗能原理 | 第23-24页 |
2.3.2 软钢阻尼器的构造形式及耗能原理 | 第24-25页 |
2.4 粘滞阻尼器与软钢阻尼器的力学分析模型 | 第25-32页 |
2.4.1 粘滞阻尼器的力学分析模型 | 第25-28页 |
2.4.1.1 Maxwell分析模型 | 第26-27页 |
2.4.1.2 线性模型 | 第27页 |
2.4.1.3 Kelvin模型 | 第27-28页 |
2.4.1.4 Wiechert模型 | 第28页 |
2.4.1.5 分数导数模型 | 第28页 |
2.4.2 软钢阻尼器的力学分析模型 | 第28-32页 |
2.4.2.1 理想弹塑性模型 | 第28-29页 |
2.4.2.2 双线型模型 | 第29-30页 |
2.4.2.3 Ramberg-Osgood模型 | 第30-31页 |
2.4.2.4 Bouc-Wen模型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SAP2000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3-40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静力线性分析方法 | 第33-35页 |
3.2.1 模态分析 | 第34页 |
3.2.2 反应谱分析 | 第34-35页 |
3.3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35页 |
3.4 动力线性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3.5 动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36-37页 |
3.5.1 模态积分法 | 第36页 |
3.5.2 直接积分法 | 第36-37页 |
3.6 时程分析下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37-39页 |
3.6.1 单自由度的时程分析 | 第37-38页 |
3.6.2 多自由度的时程分析 | 第38-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软钢剪切阻尼器的构造模拟与理论分析 | 第40-53页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4.2 软钢剪切板阻尼器性能参数的理论推导和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41-46页 |
4.2.1 软钢剪切板阻尼器性能参数的理论推导 | 第41-44页 |
4.2.2 软钢剪切板阻尼器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4.3 单榀框架中软钢剪切板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构造模拟 | 第46-51页 |
4.3.1 层间位移利用率和剪力比概念 | 第46-47页 |
4.3.2 单榀框架结构模型 | 第47-50页 |
4.3.3 模型数据分析对比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悬臂墙与阻尼器之间不同的构造措施有限元分析 | 第53-62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悬臂墙的不同的构造措施有限元分析 | 第53-59页 |
5.2.1 模型a与模型b的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5.2.2 模型a与模型c的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5.2.3 模型a与模型d的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六章 钢支撑连接构件在结构模型中的有限元分析 | 第62-84页 |
6.1 引言 | 第62-64页 |
6.1.1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 第62-63页 |
6.1.2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 第63-64页 |
6.2 多层框架结构中阻尼器的连接构件模拟分析 | 第64-81页 |
6.2.1 结构分析模型 | 第64-65页 |
6.2.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65页 |
6.2.3 框架模型一 | 第65-70页 |
6.2.3.1 连接构件(撑杆)的验算 | 第66-68页 |
6.2.3.2 层间位移利用率对比 | 第68-70页 |
6.2.4 框架模型二 | 第70-78页 |
6.2.4.1 连接构件(撑杆)的验算 | 第71-77页 |
6.2.4.2 层间位移利用率对比 | 第77-78页 |
6.2.5 框架模型三 | 第78-81页 |
6.2.5.1 连接构件(撑杆)的验算 | 第78-80页 |
6.2.5.2 层间位移利用率对比 | 第80-8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8页 |
7.1 结论 | 第84-85页 |
7.2 展望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4-96页 |
附录B:钢支撑截面尺寸设计参考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