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钢框架梁腹板开孔削弱型节点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1 钢结构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 钢框架结构梁柱连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第12-17页
        1.2.1 刚性连接第13-16页
        1.2.2 半刚性连接第16页
        1.2.3 铰支连接第16-17页
    1.3 各国的设计规范对梁柱连接节点设计的规定第17-20页
    1.4 钢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5页
第二章 钢框架结构塑性铰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第25-37页
    2.1 钢框架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第25-26页
    2.2 钢框架梁柱连接的弯矩-转角方程第26-30页
        2.2.1 线性模型第27页
        2.2.2 多项式模型第27-28页
        2.2.3 幂函数模型第28页
        2.2.4 B样条模型第28-29页
        2.2.5 指数函数模型第29页
        2.2.6 有限元模拟第29-30页
    2.3 钢框架塑性铰的定义及判断准则第30-31页
        2.3.1 钢框架连接节点塑性铰的定义第30-31页
        2.3.2 塑性铰的判断准则第31页
    2.4 梁柱连接节点的计算方法第31-33页
    2.5 梁腹板处空腹梁破坏机理分析第33-34页
    2.6 塑性铰外移机理的理论研究第34-37页
第三章 梁腹板开孔削弱型节点有限元分析第37-55页
    3.1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7-40页
        3.1.1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程序简介第37-38页
        3.1.2 建立模型所用的单元类型第38-40页
    3.2 非线性理论及塑性理论基础第40-45页
        3.2.1 非线性理论第40-41页
        3.2.2 塑性力学基本理论第41-45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5-51页
        3.3.1 节点尺寸和材料特性第45-47页
        3.3.2 建立节点实体模型的关键第47-49页
        3.3.3 网格划分第49-50页
        3.3.4 荷载和边界条件第50-51页
    3.4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51-54页
        3.4.1 开孔型试件承载力削弱分析第51-52页
        3.4.2 开孔削弱型节点试件SJ-4塑性铰的形成规律第52-54页
    3.5 本章小节第54-55页
第四章 梁腹板开孔削弱参数对塑性铰产生的影响第55-71页
    4.1 未削弱型传统试件SJ塑性铰形成分析第55-57页
    4.2 开孔参数R对塑性铰形成位置的影响第57-65页
        4.2.1 试件SJ-1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58-59页
        4.2.2 试件SJ-2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59-60页
        4.2.3 试件SJ-3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0-61页
        4.2.4 试件SJ-4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1-62页
        4.2.5 试件SJ-5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2-65页
    4.3 参数L对节点塑性铰产生位置的影响第65-71页
        4.3.1 试件SJ-6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5-66页
        4.3.2 试件SJ-7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6-67页
        4.3.3 试件SJ-8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7-68页
        4.3.4 试件SJ-9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8-69页
        4.3.5 试件SJ-10塑性铰的形成分析第69-71页
第五章 腹板开孔节点应力分析第71-83页
    5.1 梁A截面处应力分析第71-73页
    5.2 梁B截面处应力分析第73-75页
    5.3 沿梁长度方向梁翼缘应力分析第75-76页
    5.4 角钢连接板应力分析第76-82页
        5.4.1 参数R对连接板上应力的影响第78-80页
        5.4.2 参数L对连接板上应力的影响第80-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83-85页
    6.1 主要结论第83-84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第84-85页
致谢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混凝土组合梁收缩徐变的代数求解方法
下一篇:阻尼器中间墙式安装的构造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