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我国地方税征管效率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三阶段DEA模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国内外研究的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第19页
        1.4.1 归纳演绎法第19页
        1.4.2 规范与实证结合第19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第19-20页
2 税收征管效率的一般分析第20-31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2页
        2.1.1 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第20-21页
        2.1.2 税收征管效率的概念和内涵第21-22页
    2.2 税收征管效率测量方法及其选择第22-24页
    2.3 DEA相关理论概述第24-29页
        2.3.1 DEA的基本介绍第24页
        2.3.2 传统的DEA模型CCR第24-27页
        2.3.3 三阶段DEA模型第27-29页
    2.4 Malmquist指数第29-31页
3 地方税征管效率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原则第31-36页
    3.1 我国地方税征管模式的变动轨迹第31-32页
        3.1.1 建国初--改革开放前:税收专员模式第31页
        3.1.2 1978--1993年:征管分离和征管查三分离的试点第31页
        3.1.3 1994年税制改革--2003年:逐步完善的征管查三分离模式第31-32页
        3.1.4 2004年--至今:以管理为重点,征管查三分离模式第32页
    3.2 地方税征管效率的影响因素第32-34页
        3.2.1 经济因素第32-33页
        3.2.2 制度因素第33页
        3.2.3 管理因素第33-34页
    3.3 地方税征管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第34-36页
        3.3.1 规范性原则第34页
        3.3.2 重要性原则第34页
        3.3.3 可行性原则第34-35页
        3.3.4 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原则第35-36页
4 各地区地方税征管效率实证分析第36-50页
    4.1 变量的选择第36-38页
        4.1.1 投入指标第36页
        4.1.2 产出指标第36-37页
        4.1.3 环境变量指标第37-38页
    4.2 地方税征管效率的三阶段DEA模型及简要结论第38-46页
        4.2.1 第一阶段:DEA-BCC测量第38-40页
        4.2.2 第二阶段:类SFA测量及相关分析第40-42页
        4.2.3 第三阶段:DEA-BCC测量第42-45页
        4.2.4 地方税征管效率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的简要结论第45-46页
    4.3 地方税征管效率的Malmquist指数测量及简要结论第46-50页
5 政策建议第50-54页
    5.1 完善地税系统人员招录机制,设置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第50页
    5.2 因时因地制宜,优化地税系统组织架构第50-51页
    5.3 优化税收产业政策,培植地方税源第51页
    5.4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第51-52页
    5.5 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优化地方税税收制度第52-53页
    5.6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纳税服务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非信贷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西省流通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