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论东汉抒情小赋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0-13页
第一章 东汉抒情小赋综述第13-25页
    第一节 范围界定第13-17页
        一、时间断限第14-15页
        二、“抒情”与“叙事”第15-17页
        三、“小赋”之“小”第17页
    第二节 崛起原因探析第17-25页
        一、东汉时期的社会因素第18-21页
        二、小赋作家的个人因素第21-22页
        三、赋体文学的自身因素第22-25页
第二章 东汉抒情小赋思想内容分析第25-46页
    第一节 题材的拓展第25-29页
        一、题材概览第25-26页
        二、无物不可入赋第26-27页
        三、新题材层出不穷第27-29页
    第二节 思想表达的丰富深刻第29-35页
        一、抨击社会现实第29-33页
        二、抒发个人情志第33-35页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合流汇聚第35-42页
        一、着眼于外界第36-38页
        二、倾向于自身第38-40页
        三、儒道思想的融合与互补第40-42页
    第四节 例析:蔡邕与《述行赋》第42-46页
        一、《述行赋》简述第42-43页
        二、《述行赋》思想内容初探第43-46页
第三章 东汉抒情小赋体式探究第46-62页
    第一节 平实晓畅的语言第46-49页
        一、褪尽夸饰变朴素第46-47页
        二、语词选择偏平实第47-49页
    第二节 诗化倾向第49-54页
        一、以诗歌句式入赋第49-52页
        二、意境的诗化第52-54页
    第三节 通俗化和抒情化第54-58页
        一、包罗万象与通俗化第55-56页
        二、“个人”的出现与抒情化第56-58页
    第四节 例析:王粲与《登楼赋》第58-62页
        一、《登楼赋》简述第58-60页
        二、《登楼赋》艺术特色浅析第60-62页
第四章 东汉抒情小赋与文人心态第62-74页
    第一节 光武至桓帝时期第62-67页
        一、个人意识的初步萌芽第62-63页
        二、由“大我”至“小我”第63-65页
        三、例析:张衡的心态变化与《归田赋》第65-67页
    第二节 灵帝至献帝时期第67-74页
        一、党锢之祸与文人心态第67-70页
        二、文学观念与生活态度的转变第70-74页
余论 东汉抒情小赋的地位和影响第74-78页
    一、东汉抒情小赋的地位第74-75页
    二、东汉抒情小赋对后世的影响第75-78页
结语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研究
下一篇:传统反顾与现代关怀—废名小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