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3.3 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水平井压裂缝的声波特性实验研究 | 第13-36页 |
2.1 水平井水力压裂缝形态 | 第13-14页 |
2.2 压裂缝缝宽的声波特性实验 | 第14-22页 |
2.2.1 实验方法和原理 | 第14-20页 |
2.2.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0-22页 |
2.2.3 实验总结 | 第22页 |
2.3 水平井压裂缝的声波全波列实验 | 第22-36页 |
2.3.1 相似性实验原理 | 第23页 |
2.3.2 模型井的建立 | 第23-29页 |
2.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5页 |
2.3.4 实验总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声波全波列资料识别和评价水平井压裂缝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36-52页 |
3.1 纵、横波信息识别裂缝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5页 |
3.1.1 纵横波速度变化识别裂缝 | 第36页 |
3.1.2 纵横波幅度衰减识别裂缝 | 第36-37页 |
3.1.3 横波分裂现象识别裂缝及评价其有效性 | 第37-44页 |
3.1.4 纵横波识别裂缝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3.2 VDL资料识别水平井压裂缝 | 第45-49页 |
3.2.1 VDL识别裂缝原理 | 第45-46页 |
3.2.2 VDL识别裂缝方法 | 第46-49页 |
3.3 敏感参数提取与识别压开层段 | 第49-52页 |
第4章 水平井压裂缝高缝宽的测井预测方法 | 第52-64页 |
4.1 压裂缝纵向延伸方向及高度预测方法研究 | 第52-56页 |
4.1.1 压裂缝形态及方位的确定 | 第52-53页 |
4.1.2 储层应力与压裂缝上下延伸关系分析 | 第53-55页 |
4.1.3 基于岩石脆性系数的压裂缝高度计算模型建立 | 第55-56页 |
4.2 压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 第56-58页 |
4.2.1 基于岩石脆性系数计算裂缝宽度 | 第57页 |
4.2.2 基于各向异性参数计算裂缝宽度 | 第57-58页 |
4.3 压裂缝缝高缝宽计算程序 | 第58-60页 |
4.3.1 程序模块编制 | 第58-59页 |
4.3.2 脆性系数和地应力及破裂压力的计算模块 | 第59页 |
4.3.3 横波各项异性分析模块 | 第59-60页 |
4.3.4 储层压裂缝高度和宽度预测模块 | 第60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60-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5页 |
5.1 结论 | 第64页 |
5.2 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