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说明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女性年龄与不孕 | 第14-15页 |
1.3 卵子质量下降导致的生育力降低 | 第15-16页 |
1.4 组蛋白乙酰化在卵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16-18页 |
1.5 哺乳动物卵细胞发育过程中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的变化 | 第18-21页 |
1.6 展望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卵细胞各发育阶段组蛋白H3K9和H4K12乙酰化水平 | 第22-3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样本的收集 | 第23-24页 |
2.1.3 样本的处理 | 第24页 |
2.1.4 透明带处理 | 第24-25页 |
2.1.5 固定与渗透 | 第25页 |
2.1.6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25-27页 |
2.1.7 荧光显微技术检测卵细胞各发育时期组蛋白H4K12和H3K9乙酰化水平的变化 | 第27页 |
2.1.8 统计学分析 | 第27页 |
2.2 结果 | 第27-34页 |
2.2.1 比较各年龄组间hCG日激素水平差异 | 第27-28页 |
2.2.2 比较各年龄组不同发育阶段卵细胞组蛋白H3K9、H4K12的乙酰化率及变化规律 | 第28-34页 |
2.3 讨论 | 第34-36页 |
2.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高龄妇女MII期卵细胞组蛋白H4K12乙酰化水平与微管、染色体状态的检测 | 第38-5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3.1.2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样本收集 | 第39-40页 |
3.1.3 样本的处理 | 第40页 |
3.1.4 固定与渗透 | 第40-41页 |
3.1.5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41-42页 |
3.1.6 MII期卵细胞组蛋白H4K12乙酰化水平与微管和染色体排列状态的检测 | 第42-43页 |
3.1.7 统计学分析 | 第43页 |
3.2 结果 | 第43-47页 |
3.3 讨论 | 第47-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温度对MII期卵细胞组蛋白H3K9、H4K12乙酰化状态的影响 | 第50-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1-52页 |
4.1.2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样本收集 | 第52-53页 |
4.1.3 室温孵育与复温 | 第53页 |
4.1.4 固定与渗透 | 第53页 |
4.1.5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第53-54页 |
4.1.6 室温下MII期卵细胞组蛋白H3K9和H4K12乙酰化水平的检测 | 第54页 |
4.1.7 统计学分析 | 第54页 |
4.2 结果 | 第54-55页 |
4.3 讨论 | 第55-57页 |
4.3.1 温度对MⅡ期卵细胞组蛋白H4K12乙酰化状态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2 温度对MⅡ期卵细胞组蛋白H3K9乙酰化状态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卵细胞组蛋白H3K9、H4K12乙酰化状态变化对IVF临床结局的影响 | 第58-6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5.1.1 研究资料 | 第58页 |
5.1.2 实验室指标 | 第58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5.1.4 统计学分析 | 第59页 |
5.2 结果 | 第59-60页 |
5.3 讨论 | 第60-62页 |
5.4 小结 | 第62-63页 |
附表 | 第63-65页 |
附图 | 第65-68页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第68-72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86页 |
附录B:受试者基本信息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