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主观明知”的司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毒品犯罪“主观明知”的司法认定现状 | 第8-19页 |
(一) 典型案件---以运输毒品案为例 | 第8-14页 |
1. 依在案客观证据获取基础事实 | 第9-10页 |
2. 以犯罪嫌疑人为中心全面审查 | 第10-14页 |
(二) 毒品犯罪中证据材料来源 | 第14-16页 |
(三) 毒品刑事司法的侦查现状 | 第16-19页 |
二、毒品犯罪“主观明知”的司法认定困境 | 第19-28页 |
(一) 理论基础不完善 | 第19-22页 |
1. 认识因素 | 第19-20页 |
2. 意志因素 | 第20页 |
3. 目的因素 | 第20页 |
4. 刑法总则与分则中的“主观明知” | 第20-22页 |
(二) 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带来的困惑 | 第22-26页 |
1. 行为主体及方式多元化 | 第22-24页 |
2. 证据之间印证困难 | 第24-26页 |
(三) 过于依赖犯罪嫌疑人口供 | 第26-28页 |
1. 证明模式与口供情结 | 第26页 |
2. 检察监督与口供 | 第26-27页 |
3. 法庭审判与口供 | 第27-28页 |
三、毒品犯罪“主观明知”司法认定的突破路径 | 第28-42页 |
(一) 规范“推定”规则弥补理论不足 | 第28-33页 |
1. 事前---框定推定适用的范围 | 第31-32页 |
2. 事中---确保推定过程的严谨 | 第32页 |
3. 事后---给予行为人救济权利 | 第32-33页 |
(二) 完善证据规则 | 第33-42页 |
1. 强化证据规则在口供运用中的地位 | 第33-35页 |
2. 理性对待鉴定意见 | 第35-39页 |
3. 慎用证人证言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