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155区长6油藏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8-1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2-22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2.2 勘探与开发简况 | 第13页 |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13-17页 |
2.4 沉积微相特征 | 第17-22页 |
2.4.1 区域沉积背景 | 第17页 |
2.4.2 测井相模式 | 第17-22页 |
第三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22-30页 |
3.1 岩石学特征 | 第22-23页 |
3.2 填隙物特征 | 第23页 |
3.3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 | 第23-25页 |
3.4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第25-26页 |
3.5 储层渗流特征 | 第26-30页 |
第四章 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 第30-37页 |
4.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第30-32页 |
4.1.1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 | 第30-31页 |
4.1.2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第31页 |
4.1.3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第31页 |
4.1.4 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 | 第31-32页 |
4.2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 第32-35页 |
4.2.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第32-33页 |
4.2.2 孔隙度解释模型 | 第33-34页 |
4.2.3 渗透率解释模型 | 第34页 |
4.2.4 饱和度解释模型 | 第34-35页 |
4.3 物性下限的确定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第37-58页 |
5.1 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第37-40页 |
5.1.1 试油产油井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5.1.2 试油产水井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5.1.3 试油含水井特征分析 | 第40页 |
5.2 电性异常产层分析 | 第40-45页 |
5.3 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第45-56页 |
5.3.1 微元网格区域图版识别法 | 第45-48页 |
5.3.2 视电阻增大率法 | 第48-49页 |
5.3.3 双系数交汇图版法 | 第49-52页 |
5.3.4 核磁共振测井可动流体识别法 | 第52-56页 |
5.4 测井识别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储层产能评价预测 | 第58-65页 |
6.1 储层产能敏感参数分析 | 第58-60页 |
6.2 单井产能定性识别 | 第60-61页 |
6.3 单井产能定量预测 | 第61-65页 |
结论及认识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