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执行权配置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2 民事执行权的基本理论第14-20页
    2.1 民事执行权的基本内涵第14-15页
    2.2 民事执行权性质之争第15-17页
        2.2.1 司法权第15页
        2.2.2 行政权第15-16页
        2.2.3 司法行政复合型第16页
        2.2.4 不确定性第16-17页
    2.3 民事执行权的具体权能第17-20页
        2.3.1 执行裁决权第18页
        2.3.2 执行实施权第18-20页
3 民事执行权的配置第20-27页
    3.1 民事执行权配置的基本概念第20页
    3.2 域外国家和地区的民事执行权配置第20-25页
        3.2.1 各国(地区)民事执行权配置模式第20-21页
        3.2.2 各国(地区)执行机构的设置体制第21-25页
    3.3 对域外民事执行权配置的分析第25-27页
4 我国的民事执行权配置概述第27-36页
    4.1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的发展历程第27-29页
        4.1.1 民事执行权配置机关的发展历程第27页
        4.1.2 民事执行权配置人员的发展进程第27-29页
    4.2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的现状第29-31页
        4.2.1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的立法现状第29-30页
        4.2.2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的运行现状第30-31页
    4.3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模式改革的理论观点第31-33页
        4.3.1 侧重于民事执行权的行政性的权力配置模式第31-32页
        4.3.2 侧重于民事执行权的司法性的权力配置模式第32页
        4.3.3 复合型民事执行权配置模式第32页
        4.3.4 审判权和执行权的外部分离模式第32-33页
    4.4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6页
        4.4.1 缺乏法律依据的支撑第33页
        4.4.2 执行权力过于集中第33-34页
        4.4.3 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的划分不明确第34页
        4.4.4 对民事执行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第34-35页
        4.4.5 执行员身兼数职,职能不明第35页
        4.4.6 执行程序拖沓,执行不作为现象严重第35-36页
5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的设想第36-44页
    5.1 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应当遵循的原则第36-37页
    5.2 维持我国法院作为民事执行权的职能机关第37-39页
    5.3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权配置的具体建议第39-44页
        5.3.1 出台独立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律法规第39页
        5.3.2 进一步明确民事执行裁判权和民事执行实施权的权力界限第39-40页
        5.3.3 法院内部设立执行裁判庭,完善执行裁判权第40-41页
        5.3.4 保留执行局,明确执行局职权内容和组织体系第41-42页
        5.3.5 建立有效可行的执行监督机制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防性行政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下一篇:我国监狱刑罚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