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RNA编辑在水稻响应H2O2胁迫下的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2页
    1.1 RNA编辑第11-17页
        1.1.1 RNA编辑的发现第11-12页
        1.1.2 RNA编辑的类型第12-13页
        1.1.3 RNA编辑的机制第13-15页
        1.1.4 PPR蛋白与RNA编辑第15-16页
        1.1.5 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第16-17页
    1.2 水稻抗旱性第17-20页
        1.2.1 水稻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第18-19页
        1.2.2 干旱条件下ROS的产生和清除第19-20页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第20-21页
        1.3.1 不育系和保持系中RNA编辑的差异第20页
        1.3.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中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第20-21页
    1.4 RNA编辑与逆境胁迫的关系第21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1.1 水稻材料第22页
        2.1.2 PCR引物第22页
        2.1.3 RNA提取试剂第22页
        2.1.4 营养液配制第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9页
        2.2.1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3-24页
        2.2.2 RNA提取和检测第24页
        2.2.3 反转录第24-25页
        2.2.4 RNA编辑位点的检测第25-26页
        2.2.5 线粒体基因及PPR蛋白基因表达分析第26-27页
        2.2.6 生理指标统计分析第27-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1页
    3.1 沪旱 1A和沪旱 1B的生理表型分析第29-35页
        3.1.1 株高、叶绿素第30-33页
        3.1.2 其他生理指标数据统计分析第33-35页
    3.2 沪旱 1A和沪旱 1B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对比分析第35页
    3.3 线粒体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分析第35-47页
    3.4 线粒体基因的RNA编辑频率对比分析第47-48页
    3.5 线粒体基因表达量分析第48-49页
    3.6 ATP合成酶等蛋白的含量和活性分析第49-50页
    3.7 PPR蛋白基因表达量分析第50-51页
4 讨论第51-56页
    4.1 H_2O_2胁迫下沪旱 1A和沪旱 1B的生理表型差异第51-52页
    4.2 RNA编辑参与响应H_2O_2胁迫第52-53页
    4.3 RNA编辑与基因表达量的关系第53页
    4.4 RNA编辑与PPR蛋白的关系第53-54页
    4.5 RNA编辑对功能蛋白产生的影响第54页
    4.6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稻栽培系统中的磷肥在茬间的配置研究
下一篇:交换形成相关基因的RNAi载体构建及转化甘蓝型油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