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磁性材料、铁氧体论文--铁氧体、氧化物磁性材料论文

毫米波微纳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及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2页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钡铁氧体的基础理论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第14-26页
    2.1 钡六角铁氧体的晶体结构第14-16页
    2.2 钡六角铁氧体的重要磁参数和基本特性第16-19页
        2.2.1 饱和磁化强度第16页
        2.2.2 各向异性第16-18页
        2.2.3 磁导率第18页
        2.2.4 钡六角铁氧体中离子取代的规律第18-19页
    2.3 钡六角铁氧体的损耗类型第19-20页
    2.4 微纳米钡六角铁氧体的制备方法第20-24页
        2.4.1 水热方法简介第20-21页
        2.4.2 水热反应的动力学第21-22页
        2.4.3 水热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第22-23页
        2.4.4 微纳钡六角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水热法工艺第23-24页
    2.5 钡六角铁氧体的测试方法第24-26页
第三章 反应物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特性的影响第26-47页
    3.1 Fe/Ba比例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第26-30页
        3.1.1 Fe/Ba比例对物相成分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第26-28页
        3.1.2 Fe/Ba比例对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影响第28-29页
        3.1.3 Fe/Ba比例对毫米波电磁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3.2 OH~-/Cl~-比例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第30-35页
        3.2.1 OH~-/Cl~-比例对颗粒形貌和物相成分的影响第30-33页
        3.2.2 OH~-/Cl~-比例对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影响第33-34页
        3.2.3 OH~-/Cl~-比例对毫米波电磁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3 Co~(2+)-Zr~(4+)掺杂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第35-38页
    3.4 Cr~(3+)掺杂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第38-45页
        3.4.1 Cr~(3+)掺杂对物相成分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8-42页
        3.4.2 Cr~(3+)掺杂对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影响第42-44页
        3.4.3 Cr~(3+)掺杂对毫米波电磁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反应条件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特性的影响第47-59页
    4.1 反应物浓度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第47-50页
        4.1.1 反应物浓度对颗粒形貌和物相成分的影响第47-49页
        4.1.2 反应物浓度对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影响第49页
        4.1.3 反应物浓度对毫米波电磁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4.2 反应时间对钡铁氧体复合物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第50-54页
        4.2.1 反应时间对样品物相成分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第50-52页
        4.2.2 反应时间对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影响第52-53页
        4.2.3 反应时间对样品毫米波电磁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4.3 反应温度对钡铁氧体的制备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第54-57页
        4.3.1 反应温度对物相成分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第54-55页
        4.3.2 反应温度对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的影响第55-56页
        4.3.3 反应温度对毫米波电磁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钡铁氧体复合物的毫米波吸收特性研究第59-66页
    5.1 电磁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第59-61页
    5.2 电磁吸波材料的设计原则第61-62页
    5.3 钡六角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吸收特性研究第62-65页
        5.3.1 反应物对材料反射率的影响第62-63页
        5.3.2 反应条件对材料反射率的影响第63-64页
        5.3.3 吸波材料厚度对吸收特性的影响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期量级激光场中氙原子双电离电子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硅光波导干涉微结构器件传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