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红外视频的驾驶员脸部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人脸检测第10-15页
        1.2.2 人脸跟踪第15-18页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1 当前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3.2 本文研究内容第19页
    1.4 本文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红外视频采集系统第21-27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红外视频采集系统第21-26页
        2.2.1 红外视频采集系统的组成第22页
        2.2.2 红外光源的选取第22-24页
        2.2.3 相机的选取第24-25页
        2.2.4 红外滤光片第25-26页
        2.2.5 系统结构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第27-41页
    3.1 Haar特征与积分图第27-30页
        3.1.1 Haar特征第27-29页
        3.1.2 积分图第29-30页
    3.2 AdaBoost算法第30-34页
        3.2.1 弱分类器第31-32页
        3.2.2 强分类器第32-33页
        3.2.3 级联分类器第33-34页
    3.3 人脸检测过程第34-36页
        3.3.1 级联分类器的检测过程第34页
        3.3.2 多尺度检测机制第34-36页
    3.4 自适应步长第36-37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3.5.1 评价指标第37-38页
        3.5.2 实验及分析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结合特征筛选与二次定位的快速人脸压缩跟踪算法第41-61页
    4.1 压缩感知理论第41-43页
    4.2 基于压缩跟踪的人脸跟踪算法第43-47页
        4.2.1 多尺度特征第43-44页
        4.2.2 随机测量矩阵第44-45页
        4.2.3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第45-46页
        4.2.4 基于压缩跟踪的人脸跟踪算法第46-47页
    4.3 结合特征筛选与二次定位的快速人脸压缩跟踪算法第47-53页
        4.3.1 压缩特征提取第47-48页
        4.3.2 分布差异的度量第48-49页
        4.3.3 分类器构建第49页
        4.3.4 分类器参数更新第49-51页
        4.3.5 二次定位第51-53页
        4.3.6 FSSL-CT人脸跟踪算法流程第53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4.4.1 定性分析第54-57页
        4.4.2 定量分析第57-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61页
    5.2 后续研究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超声波测距的TBM盘形滚刀磨损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