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4页 |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1.2 函数波形产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21页 |
| 1.2.1 电子函数波形产生方法 | 第8-9页 |
| 1.2.2 光子函数波形产生方法 | 第9-20页 |
| 1.2.2.1 频域法 | 第10-19页 |
| 1.2.2.1.1 傅里叶合成法 | 第10-11页 |
| 1.2.2.1.2 外调制法 | 第11-19页 |
| 1.2.2.2 时域法 | 第19-20页 |
| 1.2.3 总结 | 第20-21页 |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光子三角波形产生方法理论分析 | 第24-34页 |
| 2.1 频域法理论 | 第24-28页 |
| 2.1.1 傅里叶合成法理论 | 第24-26页 |
| 2.1.2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2.2 时域法 | 第28-32页 |
| 2.2.1 一阶和三阶谐波信号包络时域叠加产生三角波理论 | 第29-31页 |
| 2.2.2 两个类矩形信号包络时域延时叠加产生三角波理论 | 第31-3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基于SBS和光场包络叠加的三角波产生技术研究 | 第34-43页 |
| 3.1 方案原理分析 | 第34-39页 |
|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9-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基于双环OEO结构的三角波和微波同时产生的信号波形发生器 | 第43-54页 |
| 4.1 OEO双环选模原理分析 | 第43-45页 |
| 4.2 方案原理分析 | 第45-48页 |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8-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4-57页 |
| 5.1 总结 | 第54-55页 |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