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宋北方事件”的概况 | 第14-19页 |
一、有关“宋北方事件”的两次决定 | 第14-16页 |
二、“宋北方事件”的曲折性和典型性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宋北方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 第19-26页 |
一、颁布实施《婚姻法》 | 第19-20页 |
二、中共中央鼓励群众对党内滋长的不健康现象进行揭发、批评 | 第20-22页 |
三、“三反”运动和“新三反” | 第22-26页 |
第三章 “宋北方事件”的基本史实 | 第26-41页 |
一、禹县中学的基本概况 | 第26-27页 |
(一)禹县中学的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二)学校内部人员情况 | 第27页 |
二、学校内部的几个不团结因素 | 第27-35页 |
(一)关于禹县县委干部在高中找对象的影响 | 第27-29页 |
(二)关于“解雇理发工人”问题 | 第29-31页 |
(三)关于学生写稿问题 | 第31-35页 |
三、“宋北方事件”的焦点和高潮 | 第35-41页 |
(一)团县委初步处理 | 第35-37页 |
(二)团许昌地委派人调查和禹中对宋北方的斗争 | 第37-39页 |
(三)组成调查委员会对“宋北方事件”的第二次处理 | 第39-40页 |
(四)开除宋北方的团籍和学籍的决定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宋北方事件”的高潮和处理决定 | 第41-46页 |
一、宋北方艰难的申诉历程 | 第41-42页 |
二、团中央支持宋北方的斗争 | 第42页 |
三、河南省委作出处理决定 | 第42-44页 |
四、余波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对“宋北方事件”的认识和思考 | 第46-57页 |
一、“宋北方事件”的性质 | 第46-48页 |
二、“宋北方事件”暴露的问题 | 第48-51页 |
三、“宋北方事件”滋生的土壤 | 第51-53页 |
四、“宋北方事件”的教训和启示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