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化预信任的信任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信任概述 | 第9-13页 |
1.2.1 信任的定义 | 第9-11页 |
1.2.2 信任与信誉 | 第11页 |
1.2.3 信任的属性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基于加权的信任管理 | 第13-15页 |
1.3.2 基于主观逻辑的信任管理 | 第15页 |
1.3.3 基于模糊逻辑的信任管理 | 第15-16页 |
1.3.4 基于概率的信任管理 | 第16-17页 |
1.3.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信任管理 | 第17页 |
1.3.6 基于博弈论的信仟管理 | 第17页 |
1.3.7 基于灰色系统的信任管理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2 信任管理的组成要素及存在问题 | 第20-31页 |
2.1 信任管理的组成要素 | 第20-27页 |
2.1.1 服务的查询与回复 | 第20-21页 |
2.1.2 服务质量反馈与局部信任值 | 第21-24页 |
2.1.3 全局信任信息聚合与传播 | 第24-25页 |
2.1.4 服务提供节点选择策略 | 第25-26页 |
2.1.5 攻击模型 | 第26-27页 |
2.1.6 信任管理模型性能评估标准 | 第27页 |
2.2 信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2.2.1 局部信任值计算 | 第27-28页 |
2.2.2 信任信息传播方式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一种基于个性化预信任的信任管理模型 | 第31-46页 |
3.1 PersonalTrust系统模型 | 第31-33页 |
3.2 个性化预信任 | 第33-34页 |
3.2.1 全局预信任 | 第33页 |
3.2.2 局部预信任 | 第33-34页 |
3.2.3 预信任的可传递性 | 第34页 |
3.3 预信任矩阵的构造与预处理 | 第34-36页 |
3.3.1 预信任矩阵的构造 | 第34-35页 |
3.3.2 预信任矩阵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3.4 预信任矩阵的自动优化 | 第36-41页 |
3.4.1 基于预信任矩阵的惩罚机制 | 第37-39页 |
3.4.2 基于预信任矩阵的奖励机制 | 第39-41页 |
3.5 信任值计算 | 第41-43页 |
3.5.1 局部信任值计算 | 第42页 |
3.5.2 基于个性化预信任的信任传递模型 | 第42-43页 |
3.6 服务提供者选择策略 | 第43-45页 |
3.6.1 基于个性化预信任的白名单 | 第43-44页 |
3.6.2 基于白名单的服务提供者选择策略 | 第44-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9页 |
4.1 实验参数设置 | 第46-48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4.2.1 攻击模型A仿真与分析 | 第48-50页 |
4.2.2 攻击模型B仿真与分析 | 第50-51页 |
4.2.3 攻击模型C仿真与分析 | 第51-53页 |
4.2.4 攻击模型D仿真与分析 | 第53-54页 |
4.2.5 仿真运行时间对比与分析 | 第54-57页 |
4.2.6 鲁棒性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57-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