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网络虚拟财产之行为定性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案例与问题 | 第9-12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9-10页 |
1.徐某某盗窃案 | 第9页 |
2.姜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 | 第9-10页 |
(二)案例引发的问题 | 第10-12页 |
二、域外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定性 | 第12-15页 |
(一)欧洲国家 | 第12-13页 |
1.德国对虚拟财产的认定 | 第12页 |
2.瑞士对虚拟财产的认定 | 第12-13页 |
(二)亚洲国家 | 第13-15页 |
1.韩国对虚拟财产的认定 | 第13页 |
2.日本对虚拟财产的认定 | 第13-15页 |
三、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 | 第15-24页 |
(一)盗窃罪犯罪对象的特征 | 第15-18页 |
1.经济价值 | 第16-17页 |
2.控制可能性 | 第17页 |
3.转移可能性 | 第17-18页 |
(二)虚拟财产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1.虚拟财产最基本的特征——虚拟性 | 第18页 |
2.虚拟财产不能独立存在——依附性 | 第18-19页 |
3.虚拟财产不会长久存在——期限性 | 第19页 |
(三)虚拟财产财产属性的具体体现 | 第19-24页 |
1.虚拟财产具有经济价值 | 第19-20页 |
2.虚拟财产具有可管控性 | 第20-21页 |
3.虚拟财产具有转移可能性 | 第21-22页 |
4.虚拟财产的合法性问题 | 第22-24页 |
四、盗窃网络虚拟财产之行为应定性为盗窃罪 | 第24-27页 |
(一)虚拟财产属于刑法上的财产 | 第24页 |
(二)盗窃虚拟财产的行为侵犯个人财产法益 | 第24-25页 |
(三)虚拟财产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