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导论 | 第13-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研究述评 | 第15-17页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辩证法思想的来源 | 第20-29页 |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辩证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20-22页 |
(一)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第20-21页 |
(二)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 | 第21-22页 |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 第22-25页 |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思想 | 第25-26页 |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辩证法思想发生的主观因素 | 第26-29页 |
(一) 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 | 第26-27页 |
(二) 注重将理论化为实践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辩证法思想内容及理论特征 | 第29-43页 |
一、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地看待中国与世界 | 第29-33页 |
(一) 以“系统”的思维方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实施 | 第29-31页 |
(二)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 第31-32页 |
(三) 理论特征 | 第32-33页 |
二、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 | 第33-36页 |
(一) 历史、现实与未来不可分割 | 第33-34页 |
(二)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关系的辩证性 | 第34-35页 |
(三) 理论特征 | 第35-36页 |
三、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 第36-39页 |
(一) 从矛盾的同一与对立中看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第36-37页 |
(二) 在矛盾的相互转化中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 第37-38页 |
(三) 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起来推进改革 | 第38页 |
(四) 理论特征 | 第38-39页 |
四、注重量的积累扎实推进各项事业 | 第39-43页 |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设想 | 第39-40页 |
(二) 以“严”与“实”的态度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建设 | 第40-41页 |
(三) 理论特征 | 第41-43页 |
第三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现实启示 | 第43-58页 |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辩证法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 第43-46页 |
(一) 小康梦与中国梦凝聚社会共同意愿 | 第43-44页 |
(二) 深化改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 | 第44页 |
(三) 依法治国国家治理迈上新台阶 | 第44-45页 |
(四) 反腐倡廉政治生态极大净化 | 第45-46页 |
(五) 外交活跃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 第46页 |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辩证法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 第46-58页 |
(一) 在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把握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 第46-48页 |
(二) 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一把钥匙 | 第48-51页 |
(三) 管党治党必须坚持系统长远的观点 | 第51-53页 |
(四)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辩证处理好三个关系 | 第53-55页 |
(五) 把握历史规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