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双向A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LC滤波器的PWM变流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 第14-16页 |
1.3.1 双向变流器的分类 | 第14-15页 |
1.3.2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拓扑结构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基本原理 | 第17-26页 |
2.1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要求 | 第17页 |
2.2 储能双向变流器主要功能 | 第17页 |
2.3 双向AC/DC电路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7-20页 |
2.3.1 双向AC/DC电路拓扑结构 | 第17-19页 |
2.3.2 三相电压型AC/DC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4 双向DC/DC电路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0-24页 |
2.4.1 双向DC/DC电路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2.4.2 双向半桥拓扑Boost电路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4.3 双向半桥拓扑Buck电路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26-41页 |
3.1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26-31页 |
3.1.1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3.1.2 坐标变换 | 第27-31页 |
3.1.3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DQ数学模型 | 第31页 |
3.2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基本控制策略 | 第31-34页 |
3.2.1 恒流控制策略 | 第31-33页 |
3.2.2 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3.3 并网控制技术 | 第34-40页 |
3.3.1 电流内环控制 | 第34-35页 |
3.3.2 电压外环控制 | 第35-37页 |
3.3.3 SPWM控制技术 | 第37-39页 |
3.3.4 三相锁相环技术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1-47页 |
4.1 恒流控制仿真分析 | 第41-43页 |
4.1.1 恒流控制仿真模型建立 | 第41页 |
4.1.2 恒流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4.2 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仿真分析 | 第43-46页 |
4.2.1 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仿真模型建立 | 第44页 |
4.2.2 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硬件平台与实验分析 | 第47-63页 |
5.1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整体方案和选择指标 | 第47-48页 |
5.1.1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整体方案 | 第47页 |
5.1.2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选择指标 | 第47-48页 |
5.2 硬件电路 | 第48-56页 |
5.2.1 控制器及其最小系统 | 第48-51页 |
5.2.2 主电路参数选择 | 第51-53页 |
5.2.3 开关管以及驱动电路的选取 | 第53页 |
5.2.4 采样电路 | 第53-55页 |
5.2.5 保护电路 | 第55页 |
5.2.6 辅助电源 | 第55-56页 |
5.3 软件系统 | 第56-58页 |
5.3.1 主循环程序 | 第56-57页 |
5.3.2 主中断程序 | 第57页 |
5.3.3 故障中断程序 | 第57-58页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5.4.1 储能双向变流器的实验平台 | 第58-59页 |
5.4.2 驱动和锁相环结果及分析 | 第59-60页 |
5.4.3 并网放电模式 | 第60页 |
5.4.4 并网充电模式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6.1 总结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