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基于热影响的钢铝异种材料零件连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钢铝混合车身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钢铝混合车身结构面临的技术难题第14-19页
        1.3.1 钢铝异种材料的连接技术第14-18页
        1.3.2 热变形对钢铝混合连接结构的影响第18-19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零件热变形的基本理论概述第21-27页
    2.1 热传导理论概述第21-23页
        2.1.1 温度场第21页
        2.1.2 傅立叶定律第21-22页
        2.1.3 热传导方程第22页
        2.1.4 边界条件第22-23页
    2.2 热弹性理论第23-25页
        2.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第23-24页
        2.2.2 热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第24-25页
    2.3 材料热膨胀系数概述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板件热膨胀模型的建立第27-37页
    3.1 钢和铝的线膨胀系数第27-30页
        3.1.1 钢和铝热膨胀的实验方法第27-28页
        3.1.2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8-30页
    3.2 钢铝热膨胀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以及验证第30-35页
        3.2.1 钢铝热膨胀有限元模型第31-35页
        3.2.2 热膨胀模型的验证第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钢铝粘接热变形的研究第37-61页
    4.1 涂装温度下钢铝粘接有限元模拟第37-40页
        4.1.1 共节点连接第37-38页
        4.1.2 梁单元连接第38页
        4.1.3 内聚力模型第38-40页
    4.2 钢铝粘接模型的实验验证第40-51页
        4.2.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第40-42页
        4.2.2 实验设计及过程第42-45页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1页
    4.3 加热条件下钢铝胶粘结构的影响因素第51-58页
        4.3.1 胶层厚度对接头强度的影响第51-53页
        4.3.2 母材厚度对接头翘曲和强度的影响第53-55页
        4.3.3 胶粘剂的弹性模量和胶宽对钢铝胶粘结构热变形的影响第55-58页
    4.4 热变形过程中胶层及母材内应力分布第58-59页
        4.4.1 碗状结构胶层内应力分布第58-59页
        4.4.2 碗状结构母材应力的分布第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钢铝铆接的热影响研究第61-69页
    5.1 钢铝铆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1-63页
    5.2 钢板铝板放置顺序对铆接接头强度的影响第63-64页
    5.3 铆接件热变形对板件间隙的影响第64-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69-71页
    6.1 总结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汽—大众车联网业务运营模式选择研究
下一篇:基于VOF的汽车涉水及车身表面水相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