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论文--甲壳类养殖论文--虾的养殖论文

人工基质和碳源添加在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4页
1 综述第14-22页
    1.1 对虾养殖技术进展第14-15页
        1.1.1 我国对虾集约化养殖现状第14-15页
        1.1.2 对虾集约化养殖中存在的问题第15页
    1.2 人工基质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第15-17页
        1.2.1 调控水质,减少换水第16页
        1.2.2 降低养殖生物相对密度,提高成活率第16-17页
        1.2.3 降低饵料系数第17页
        1.2.4 促进有益菌生长,降低致病菌感染第17页
    1.3 碳氮比(C/N)调节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第17-19页
        1.3.1 调控水质第18页
        1.3.2 降低饵料蛋白需求含量第18页
        1.3.3 促进有益菌生长,降低致病菌感染第18页
        1.3.4 培育生物絮团,降低饵料系数第18-19页
        1.3.5 C/N调节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第19页
    1.4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1 传统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20页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0-22页
2 人工基质和碳调控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细菌及生长的影响第22-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1.1 实验设计第22-23页
        2.1.2 日常养殖管理第23页
        2.1.3 样品的采集和检测第23-24页
        2.1.4 微生物与水质因子检测方法第24页
        2.1.5 数据处理第2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4-34页
        2.2.1 日常水质指标第24-25页
        2.2.2 水质因子的变化第25-31页
        2.2.3 水体弧菌、异养菌丰度的变化第31-32页
        2.2.4 人工基质生物膜弧菌、异养菌丰度的变化第32-33页
        2.2.5 对虾生长情况第33-34页
    2.3 讨论第34-36页
        2.3.1 人工基质和碳源添加在正常养殖环境中对水质、细菌和对虾生长的影响第34-35页
        2.3.2 人工基质和碳源添加在台风后对水质、细菌和对虾生长的影响第35-36页
    2.4 小结第36-38页
3 对虾不同养殖生态体系中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研究第38-4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3.1.1 实验设计第38页
        3.1.2 日常养殖管理第38页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38-39页
        3.1.4 DNA提取和PCR扩增第39页
        3.1.5 T-RFLP分析第39页
        3.1.6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9-4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3.2.1 养殖水体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第40-42页
        3.2.2 人工基质表面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第42-44页
        3.2.3 处理组水体和人工基质表面菌群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第44-46页
    3.3 讨论第46-47页
    3.4 小结第47-48页
4 有机碳驱动对虾养殖水体及生物膜菌群结构的周期变化第48-5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4.1.1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48页
        4.1.2 样品检测及分析第48-49页
        4.1.3 T-RFLP分析第49页
        4.1.4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49页
    4.2 结果第49-54页
        4.2.1 养殖水体温度、DO、pH的动态分析第49页
        4.2.2 养殖水体弧菌、异养菌丰度的动态变化第49页
        4.2.3 水体菌群结构的动态分析第49-53页
        4.2.4 人工基质表面菌群结构动态分析第53-54页
    4.3 讨论第54-56页
    4.4 结论第5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urbo码编解码的算法研究及FPGA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