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8页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2.1.1 项目管理定义 | 第18页 |
2.1.2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 第18-19页 |
2.1.3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2.2 项目沟通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2.2.1 项目沟通管理定义 | 第20页 |
2.2.2 项目沟通管理的计划与目标 | 第20-21页 |
2.2.3 项目沟通管理的原则与作用 | 第21-22页 |
2.3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第22-25页 |
2.3.1 项目质量管理定义 | 第22-23页 |
2.3.2 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与目的 | 第23-24页 |
2.3.3 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 第24-25页 |
2.4 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第3章 我国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管理现状 | 第28-39页 |
3.1 我国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管理概况 | 第28-29页 |
3.2 我国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3 我国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3页 |
3.4 国内外地下管线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 第33-39页 |
3.4.1 国内外解决地下管线管理问题的方法 | 第33-37页 |
3.4.2 政府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的角色 | 第37-39页 |
第4章S市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9-43页 |
4.1 S市快速路项目建设概况 | 第39-40页 |
4.1.1 S市快速路项目建设背景 | 第39页 |
4.1.2 S市快速路项目建设情况 | 第39-40页 |
4.2 S市快速路项目地下管线排迁工程概况 | 第40-41页 |
4.3 S市快速路项目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4.3.1 管线基础资料不详导致管线会签误差 | 第41页 |
4.3.2 管线物探准确率低下引发管线破坏 | 第41页 |
4.3.3 多因素导致重复排迁及道路频繁挖掘 | 第41-42页 |
4.3.4 多种类管线加大协调难度 | 第42页 |
4.3.5 地下空间稀缺 | 第42页 |
4.3.6 管理办法和制度有待完善 | 第42-43页 |
第5章S市地下管线排迁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 第43-49页 |
5.1 管理模式实施的前期筹备 | 第43页 |
5.2 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再造 | 第43-45页 |
5.2.1 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 | 第43-44页 |
5.2.2 施工管理流程的优化再造 | 第44-45页 |
5.3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 第45-46页 |
5.3.1 加强现有管线的普查力度 | 第45-46页 |
5.3.2 构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 第46页 |
5.4 搭建完善管理平台及管理制度 | 第46-49页 |
5.4.1 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 | 第46-47页 |
5.4.2 健全有关办法制度及规范流程 | 第47页 |
5.4.3 加大沟通协调力度 | 第47-48页 |
5.4.4 加强施工管理 | 第48页 |
5.4.5 强化基础性资料管理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