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印刷工业论文--装订技术、装帧技术论文--装帧设计论文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9页
    1.4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1 理论部分第20页
        1.5.2 实践部分第20-21页
        1.5.3 研究流程第21页
    1.6 研究范围与限制第21-22页
第二章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理论探讨第22-42页
    2.1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概念第22-26页
    2.2 立体书的起源及发展史第26-32页
    2.3 立体书的种类与功能第32-33页
        2.3.1 立体书的种类第32-33页
        2.3.2 立体书的功能第33页
    2.4 立体书的构成原理及制作方法第33-35页
        2.4.1 立体书的构成原理第33-34页
        2.4.2 立体书的制作方法第34-35页
        2.4.3 立体书形态造型结构第35页
    2.5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原则第35-36页
        2.5.1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安全性第35-36页
        2.5.2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互动性第36页
        2.5.3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趣味性第36页
        2.5.4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文化性第36页
    2.6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综合体验第36-42页
        2.6.1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视觉体验第37页
        2.6.2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听觉体验第37-38页
        2.6.3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触觉体验第38-39页
        2.6.4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嗅觉体验第39页
        2.6.5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味觉体验第39-42页
第三章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分类及影响因素第42-78页
    3.1 以故事题材为主的分类第42-49页
        3.1.1 历史教材第42-43页
        3.1.2 自然科学题材第43-44页
        3.1.3 人文艺术第44-46页
        3.1.4 记录性名人名事第46-47页
        3.1.5 美好的童话世界第47-49页
        3.1.6 电影周边第49页
    3.2 以结构空间为主的分类第49-50页
        3.2.1 平面变化形第49-50页
        3.2.2 立体变化型第50页
        3.2.3 视觉变化型第50页
    3.3 以式样为主的分类第50-56页
        3.3.1 翻第51-52页
        3.3.2 折叠插页第52页
        3.3.3 拉第52-53页
        3.3.4 旋转木马第53-54页
        3.3.5 扇折第54-55页
        3.3.6 隧道书第55-56页
        3.3.7 投影剧场立体书第56页
    3.4 以机关设计为主的分类第56-72页
        3.4.1 机关部件术语表第56-59页
        3.4.2 基础机关结构第59-66页
        3.4.3 平行折线结构第66-69页
        3.4.4 相交折线结构第69-71页
        3.4.5 转轮结构第71页
        3.4.6 拉条控制结构第71-72页
    3.5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第72-78页
        3.5.1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心理学意义第72-73页
        3.5.2 读者欲望性的认知结构第73-74页
        3.5.3 通过立体书造型语言和联想进入认知活动第74-75页
        3.5.4 翻阅中情感概念的构成第75-78页
第四章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整体研究及价值第78-94页
    4.1 主题的把握第78页
    4.2 版式分析第78-81页
        4.2.1 整体性原则第78-79页
        4.2.2 可视性原则第79页
        4.2.3 美感原则第79页
        4.2.4 可读性原则第79页
        4.2.5 案例分析——《汉堡》《履进趣》第79-81页
    4.3 色彩分析第81-84页
        4.3.1 色彩的表现性第81页
        4.3.2 色彩体现造型第81-83页
        4.3.3 案例分析——《Colour Surprises》《Pop-Up Op-Art》第83-84页
    4.4 材料与印刷工艺分析第84-87页
        4.4.1 特种纸的概念第84页
        4.4.2 适用立体书造型设计的纸张特性第84-86页
        4.4.3 其它材质的应用第86-87页
        4.4.4 案例分析——《布艺立体书》第87页
    4.5 立体书视觉造型设计的价值研究第87-94页
        4.5.1 学术价值第88-91页
        4.5.2 应用价值第91页
        4.5.3 创新性第91-94页
第五章 中国立体书设计出版、发展与创新第94-116页
    5.1 中国立体书出版概况分析第94页
    5.2 中国立体书样本分析——《车仔档》第94-101页
        5.2.1 主题分析第94-95页
        5.2.2 色彩分析第95页
        5.2.3 结构与版式分析第95-101页
        5.2.4 影响与意义第101页
    5.3 中国立体书生产基地分析第101-103页
    5.4 立体书设计创新——平面与立体结合实践分享第103-116页
        5.4.1 平面——云南腾冲皮影的概念及造型认知第103-106页
        5.4.2 立体——立体书与皮影在视觉造型中的相似性第106页
        5.4.3 平面立体结合——作品创作过程与成果展现第106-11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第116-120页
    6.1 研究成果总结第116-117页
    6.2 后续研究第117-120页
        6.2.1 当代民族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分析第117-118页
        6.2.2 以旅游伴手礼形式将作品产品化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6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问题研究
下一篇:面向多功能护理床的机构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