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微生物学检验论文

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的筛选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0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14-15页
第1章 引言第15-23页
    1.1 白念珠菌第15-17页
    1.2 白念珠菌转录组测序第17-18页
    1.3 白念珠菌基因敲除第18-20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3-46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7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23页
        2.1.2 主要试剂第23-26页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6页
        2.1.4 培养基和缓冲液的配制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46页
        2.2.1 菌株的培养及保存第27-28页
        2.2.2 临床念珠菌标本的鉴定第28-30页
            2.2.2.1 多重PCR鉴定第28-29页
            2.2.2.2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第29-30页
        2.2.3 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第30-31页
            2.2.3.1 药敏板的配制第30页
            2.2.3.2 菌悬液的制备与接种第30页
            2.2.3.3 孵育及结果判读第30-31页
        2.2.4 白念珠菌RAPD基因分型实验第31-32页
        2.2.5 白念珠菌总RNA的提取第32-33页
        2.2.6 高通量测序及转录组分析第33-36页
            2.2.6.1 菌株处理和总RNA的提取第33页
            2.2.6.2 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第33-34页
            2.2.6.3 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4-36页
        2.2.7 荧光定量PCR第36-37页
        2.2.8 酸化玻璃微珠法提取白念珠菌基因组DNA第37页
        2.2.9 PCR介导的同源重组基因敲除组件构建第37-41页
            2.2.9.1 PCR同源臂和筛选标记第38-39页
            2.2.9.2 PCR片段切胶回收第39页
            2.2.9.3 融合PCR扩增同源重组基因敲除组件第39-40页
            2.2.9.4 乙醇沉淀纯化DNA片段第40-41页
        2.2.10 乙酸锂法转化白念珠菌第41-42页
        2.2.11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突变株阳性克隆的验证第42-43页
            2.2.11.1 营养型鉴定阳性克隆第42页
            2.2.11.2 PCR鉴定阳性克隆第42-43页
        2.2.12 白念珠菌细胞计数第43页
        2.2.13 质粒小量抽提第43-44页
        2.2.14 白念珠菌生长曲线测定第44页
        2.2.15 SpotAssay第44-45页
        2.2.16 生物信息学方法第45-46页
第3章 结果第46-71页
    3.1 白念珠菌耐药菌株的获得第46-50页
        3.1.1 临床念珠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第46-47页
        3.1.2 临床白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第47-49页
        3.1.3 临床白念珠菌RAPD基因分型第49-50页
    3.2 白念珠菌转录组测序第50-65页
        3.2.1 白念珠菌总RNA的提取与文库构建第50-52页
        3.2.2 测序数据整理及质量评估第52-55页
        3.2.3 参考基因组注释与基因组定位分析第55-56页
        3.2.4 比对分析第56页
        3.2.5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第56-58页
        3.2.6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第58-61页
        3.2.7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分析第61-65页
        3.2.8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荧光定量PCR验证第65页
    3.3 QDR1基因与白念珠菌耐药性关系初探第65-71页
        3.3.1 QDR1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第65-68页
            3.3.1.1 敲除组件的PCR扩增第66-67页
            3.3.1.2 对QDR1基因缺失突变株的鉴定第67-68页
        3.3.3 QDR1基因对白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第68-70页
        3.3.4 QDR1基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70-71页
第4章 讨论第71-77页
    4.1 白念珠菌耐药菌株的获得第71-73页
    4.2 白念珠菌的转录组学第73-75页
    4.3 QDR1基因与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关系第75-7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8页
    5.1 结论第77页
    5.2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第82-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95-96页
综述第96-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足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Motomed viva2型智能训练系统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害怕跌倒及运动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