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土-箱形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车辆移动荷载-结构耦合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土-地下水-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6-29页 |
2.1 汽车移动荷载的模拟方法 | 第16-19页 |
2.1.1 轮胎接地形状 | 第16-18页 |
2.1.2 汽车移动荷载的实现 | 第18-19页 |
2.2 土体的模拟方法 | 第19-23页 |
2.2.1 弹性模型 | 第20页 |
2.2.2 塑性模型 | 第20-21页 |
2.2.3 摩尔库仑(Mohr-Coulomb)塑性模型 | 第21-23页 |
2.3 地下水压力的模拟方法 | 第23-25页 |
2.3.1 孔隙介质中的流体流动 | 第23-24页 |
2.3.2 ABAQUS中的孔压计算 | 第24页 |
2.3.3 单元选择 | 第24页 |
2.3.4 材料模型 | 第24页 |
2.3.5 载荷和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2.3.6 初始条件 | 第25页 |
2.4 地下箱形结构与土体的接触算法 | 第25-27页 |
2.4.1 接触面的法向模型 | 第25页 |
2.4.2 接触面的摩擦模型 | 第25-27页 |
2.5 瑞利阻尼 | 第27页 |
2.6 地应力平衡 | 第27-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汽车移动荷载-土-地下水共同作用下地下箱形混凝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52页 |
3.1 三维有限元几何模型简介 | 第29-30页 |
3.2 模型材料参数 | 第30-33页 |
3.2.1 电缆井箱形混凝土结构及垫层的材料参数 | 第30-31页 |
3.2.2 土体材料参数 | 第31页 |
3.2.3 接触面参数 | 第31-33页 |
3.3 数值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第33-34页 |
3.4 地下箱涵结构常用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3.5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50页 |
3.5.1 VS模型考虑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35-47页 |
3.5.2 VSW模型考虑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47-50页 |
3.6 摩擦系数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汽车移动荷载-土-地下水共同作用下地下箱形混凝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76页 |
4.1 汽车水平荷载对地下箱形结构受力的影响 | 第52-57页 |
4.2 行车速度对地下箱形结构受力的影响 | 第57-60页 |
4.3 覆土深度对地下箱形结构受力的影响 | 第60-69页 |
4.4 地下水位对地下箱形结构受力的影响 | 第69-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页 |
5.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附录A 竖向移动荷载子程序 | 第85-86页 |
附录B 水平移动荷载子程序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