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汽车产品生态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2 数据来源 | 第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2章 汽车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介绍 | 第24-30页 |
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2.2 生命周期评价的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2.2.1 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2.2.2 优点 | 第26页 |
2.2.3 局限性 | 第26-27页 |
2.2.4 现存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2.3 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机构和评价软件简介 | 第28-29页 |
2.3.1 当前的研究机构 | 第28页 |
2.3.2 主要的评价软件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汽车产品生态评价方法与途径 | 第30-42页 |
3.1 建立物料能源排放“OFW”模型 | 第30-34页 |
3.1.1 使用前“OFW”模型 | 第30页 |
3.1.2 使用中“OFW”模型 | 第30-31页 |
3.1.3 使用后“OFW”模型 | 第31-34页 |
3.2 生态评价方法研究 | 第34-41页 |
3.2.1 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与途径 | 第34页 |
3.2.2 目的和范围确定 | 第34-35页 |
3.2.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第35-36页 |
3.2.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第36-40页 |
3.2.5 结果解释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生态评价案例及分析 | 第42-66页 |
4.1 评价对象选取 | 第42页 |
4.2 评价数据收集 | 第42-45页 |
4.2.1 加工制造阶段 | 第43-44页 |
4.2.2 运行使用阶段 | 第44页 |
4.2.3 报废回收阶段 | 第44-45页 |
4.3 汽车三角窗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5-56页 |
4.3.1 汽车三角窗运行使用前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6-50页 |
4.3.2 汽车三角窗运行使用中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0-53页 |
4.3.3 汽车三角窗运行使用后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3-56页 |
4.4 评价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56-65页 |
4.4.1 评价结果 | 第56-57页 |
4.4.2 对比分析 | 第57-62页 |
4.4.3 改进建议 | 第62-63页 |
4.4.4 电力结构对比改进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内容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