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信道建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无线信道建模技术研究的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0页
    1.4 论文结构第10-12页
第2章 基于SOS的无线信道建模概述第12-18页
    2.1 SOS在2D信道中的仿真模型第12-13页
    2.2 2D仿真模型中的参数计算方法第13-15页
        2.2.1 Jakes信道模型的参数计算方法第13-15页
        2.2.2 2-D各向异性信道的参数计算方法第15页
    2.3 SOS在3D信道中的仿真模型第15-16页
    2.4 信道的统计特性第16-17页
        2.4.1 2D信道参考模型统计特性第16-17页
        2.4.2 3D信道参考模型的统计特性第17页
    2.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SOS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第18-31页
    3.1 SOS在3D信道中的参数计算第18-29页
        3.1.1 第Ⅰ类参数计算方法第18-20页
        3.1.2 第Ⅱ类参数计算方法第20-25页
        3.1.3 统计特性对比第25-29页
    3.2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4章 SOS模型在几何信道建模中应用第31-55页
    4.1 3-D DOA信道第31-47页
        4.1.1 信道模型的建立第31-34页
        4.1.2 水平角VonMise分布,垂直角均匀分布第34-42页
        4.1.3 水平角分段均匀分布,垂直角非均匀分布第42-47页
    4.2 3-D DOD-DOA信道第47-54页
        4.2.1 信道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4.2.2 水平角截断高斯分布,垂直角Parsons分布第48-51页
        4.2.3 水平角截断瑞利分布,垂直角均匀分布第51-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SOS模型在大规模MIMO极化信道建模中的应用第55-74页
    5.1 双极化信道基础第55-60页
        5.1.1 双极化天线概述第55-57页
        5.1.2 信道去极化效应第57-58页
        5.1.3 极化信道的几何建模第58-60页
    5.2 3D极化信道建模第60-62页
        5.2.1 信道模型第60页
        5.2.2 参数含义第60-62页
    5.3 结果验证第62-70页
        5.3.1 散射体分布第62-63页
        5.3.2 下行信道第63-67页
        5.3.3 上行信道第67-70页
    5.4 双极化信道的BER仿真第70-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基于ADS的物理衰落信道生成第74-85页
    6.1 系统的设计第74-76页
        6.1.1 系统的构成第74页
        6.1.2 ADS软件模块的设计第74-76页
    6.2 物理衰落信道的生成第76-84页
        6.2.1 3D DOD-DOA信道第76-80页
        6.2.2 3-D DOA信道第80-84页
    6.3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6页
    7.1 结论第85页
    7.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基于博弈论和跨层机制的卫星带宽资源分配方法
下一篇:基于Android系统的发票图像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