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2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电催化产氢的机理介绍 | 第9-12页 |
1.2.1 电解水的介绍 | 第9-10页 |
1.2.2 HER原理 | 第10-12页 |
1.3 电化学产氢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30页 |
1.3.1 贵金属基催化剂 | 第12-16页 |
1.3.2 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 第16-19页 |
1.3.3 过渡金属硒化物催化剂 | 第19-22页 |
1.3.4 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 | 第22-24页 |
1.3.5 过渡金属碳化物催化剂 | 第24-27页 |
1.3.6 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 | 第27-30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30-31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表征方法 | 第32-35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2.1.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32页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2-33页 |
2.2 表征方法及原理 | 第33-35页 |
2.2.1 广角X射线衍射(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WAXRD) | 第33页 |
2.2.2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 第33-34页 |
2.2.3 热重-热差分析(TG-DSC) | 第34页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第34页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 第34页 |
2.2.6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 | 第34页 |
2.2.7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 第34-35页 |
第3章 多孔氮化钼纳米棒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特性 | 第35-48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2.1 三氧化钼纳米棒的制备 | 第36页 |
3.2.2 多孔氮化钼纳米棒的制备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3.3.1 多孔氮化钼纳米棒的结构表征 | 第37-40页 |
3.3.2 多孔氮化钼纳米棒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 第40-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单分散硫化钼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特性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4.2.1 单分散硫化钼纳米晶的制备 | 第49-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4.3.1 硫化钼纳米晶的结构表征 | 第50-53页 |
4.3.2 硫化钼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 第53-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硒化钼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特性 | 第59-68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5.2.1 硒化钼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9-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5.3.1 硒化钼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60-63页 |
5.3.2 硒化相催化剂的产氢性能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