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研究内容相关评述 | 第15-20页 |
1.1.1 相关概念定义 | 第15-19页 |
1.1.2 调研对象及范围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20-32页 |
1.2.1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1-26页 |
1.2.2 国外研究情况 | 第26-3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1.3.1 文献检索查阅法 | 第32页 |
1.3.2 历史分析法 | 第32页 |
1.3.3 案例类比分析法 | 第32页 |
1.3.4 图示分析法 | 第32页 |
1.3.5 现场调研 | 第32-33页 |
1.3.6 深度访谈法 | 第33页 |
1.3.7 叙事分析法 | 第33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3-3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33-34页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34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35-37页 |
第2章 传统村落与文化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37-59页 |
2.1 我国传统村落发展与现状 | 第37-49页 |
2.1.1 传统村落的源起和特征 | 第37-38页 |
2.1.2 传统村落的发展 | 第38-44页 |
2.1.3 传统村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44-49页 |
2.2 我国文化旅游发展与现状 | 第49-57页 |
2.2.1 文化旅游的源起 | 第49-50页 |
2.2.2 文化旅游的发展 | 第50-51页 |
2.2.3 文化旅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51-57页 |
2.3 传统村落与文化旅游 | 第57-59页 |
第3章 大托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概况 | 第59-88页 |
3.1 大托传统村落特色自然景观 | 第59-63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59-60页 |
3.1.2 地形地貌 | 第60页 |
3.1.3 水文条件 | 第60-61页 |
3.1.4 气候条件 | 第61-62页 |
3.1.5 自然风景 | 第62-63页 |
3.2 大托传统村落特色文化景观 | 第63-81页 |
3.2.1 社会景观 | 第63-68页 |
3.2.2 聚落景观 | 第68-77页 |
3.2.3 生产景观 | 第77-78页 |
3.2.4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78-81页 |
3.3 大托村价值评估 | 第81-88页 |
3.3.1 真实性与完整性评估 | 第81-83页 |
3.3.2 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 | 第83-85页 |
3.3.3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 | 第85-88页 |
第4章 大托村村落保护 | 第88-112页 |
4.1 保护分区与重要原则 | 第88-91页 |
4.1.1 保护分区 | 第88页 |
4.1.2 大托村发展现存问题概况 | 第88-90页 |
4.1.3 重要保护原则 | 第90-91页 |
4.2 大托村分区保护示意图 | 第91页 |
4.3 自然景观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 | 第91-96页 |
4.3.1 森林保护 | 第91-93页 |
4.3.2 石瀑保护 | 第93-95页 |
4.3.3 自然景观保护示意图 | 第95-96页 |
4.4 文化景观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 | 第96-110页 |
4.4.1 聚落景观保护 | 第96-107页 |
4.4.2 生产景观保护 | 第107-108页 |
4.4.3 社会景观保护 | 第108页 |
4.4.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108-109页 |
4.4.5 文化景观保护示意图 | 第109-110页 |
4.5 村落保护整合 | 第110-112页 |
第5章 大托传统村落特色景观与文化旅游 | 第112-128页 |
5.1 文化旅游开发框架和特征 | 第112-114页 |
5.1.1 文化旅游开发框架 | 第112页 |
5.1.2 文化旅游特征 | 第112-113页 |
5.1.3 文化旅游重要原则 | 第113-114页 |
5.2 自然景观利用 | 第114-119页 |
5.2.1 磅礴石瀑飞涯 | 第114-116页 |
5.2.2 精妙天然奇石 | 第116-118页 |
5.2.3 茂密古树森林 | 第118-119页 |
5.3 文化景观利用 | 第119-127页 |
5.3.1 奇特社会景观 | 第119-121页 |
5.3.2 古朴聚落景观 | 第121-124页 |
5.3.3 震撼生产景观 | 第124-125页 |
5.3.4 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125-127页 |
5.4 文化旅游整合体系 | 第127-128页 |
结论 | 第128-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附录A (相关资料附录) | 第135-148页 |
附录1 2006~2015我国文化产业、文化旅游相关政策 | 第135-138页 |
附录2 1982~2017“我国农村”主题一号文件 | 第138-141页 |
附录3 大托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 | 第141-147页 |
附录4 大托传统村落现存道路系统图 | 第147-148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8-149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 | 第149-150页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