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第12-14页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6页
        一、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第14-15页
        二、国外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综述第15-16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第16-20页
        一、“舆情”概念及溯源第16-17页
        二、“网络舆情”学界定义及特征第17-20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第20-23页
        一、基于内容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第20页
        二、基于突发舆情案例的研究设计第20-23页
第二章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舆情样本分析第23-32页
    第一节 样本数据分析第23-28页
        一、样本数据总体分析第23-24页
        二、样本数据扩散分析第24-25页
        三、样本数据主题分析第25页
        四、样本数据发布者分析第25-28页
    第二节 舆情样本的诉求立场第28-32页
        一、对事件真相的探求第28-29页
        二、对自我观念的表达第29-30页
        三、对相关利益的诉求第30页
        四、对社会不满的抗议第30-32页
第三章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影响舆情演变要素分析第32-43页
    第一节 爆炸事故网络舆情演变阶段及过程分析第32-33页
        一、网络舆情形成期:议论焦点凸显第32页
        二、网络舆情爆发期:受众情绪爆发第32-33页
        三、网络舆情衰退期:争论逐渐平息第33页
    第二节 事故中舆情演变的个体要素分析第33-35页
        一、草根阶层第34页
        二、内容搬运工第34-35页
        三、意见领袖第35页
    第三节 事故中舆情演变的内容要素分析第35-41页
        一、舆情演变的不可确定性第35-38页
        二、事件内容的严重危害性第38-39页
        三、当地媒体的不合理应对第39-40页
        四、政府部门的信息滞后性第40-41页
    第四节 事故中舆情演变的环境因素分析第41-43页
        一、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被弱化第41页
        二、舆论情境的支持第41-42页
        三、大数据技术环境的支持第42-43页
第四章 突发性公共事件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应对第43-49页
    第一节 重视新闻发言人制度第43-44页
        一、对于突发事件强化应对的及时性第43页
        二、对于舆情内容更具发言的针对性第43-44页
        三、对于发布内容要更加开放、透明第44页
    第二节 当地媒体应该恪尽职守第44-46页
        一、当地媒体应加强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第44-45页
        二、当地媒体强化特殊信息的时效性第45页
        三、当地媒体应充分利用政务微博第45-46页
    第三节 加强网络舆情的制度及机构建设第46-48页
        一、建立网络舆情的法规和政策保障第46页
        二、设立专门舆情机构必要性第46-47页
        三、加强专门舆情机构专业性第47-48页
    第四节 关注受众需求,培养媒介素养第48-49页
        一、关注受众的生存发展以及心理需求第48页
        二、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第48-49页
总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级政府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T县为例
下一篇:社会关系对官员晋升的影响研究--基于1992-2012年中国省级官员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