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墙板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装配式钢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3-21页 |
1.2.1 国外装配式钢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3-19页 |
1.2.2 国内装配式钢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 新型墙板装配式体系及纯钢结构性能 | 第23-33页 |
2.1 新型墙板装配式体系 | 第23-28页 |
2.1.1 装配部品 | 第23-26页 |
2.1.2 部品连接 | 第26-28页 |
2.2 体系纯钢结构性能 | 第28-31页 |
2.2.1 梁柱插入式节点 | 第29页 |
2.2.2 梁柱构件 | 第29-30页 |
2.2.3 一榀单跨框架 | 第30-31页 |
2.2.4 整体结构 | 第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梁柱构件抗震性能研究 | 第33-63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有限元方法介绍 | 第33-35页 |
3.2.1 有限元方法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3.2.2 ABAQUS软件介绍 | 第34-35页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5-42页 |
3.3.1 构件设计 | 第35-36页 |
3.3.2 材料本构模型 | 第36-39页 |
3.3.3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3.3.4 边界条件及接触 | 第40-41页 |
3.3.5 加载制度 | 第41-42页 |
3.3.6 分析类型选择 | 第42页 |
3.4 有限元方法验证 | 第42-47页 |
3.4.1 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3.4.2 应力应变及破坏形态对比 | 第44-45页 |
3.4.3 抗震性能对比 | 第45-46页 |
3.4.4 对比结论 | 第46-47页 |
3.5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47-61页 |
3.5.1 单调加载计算结果 | 第47-48页 |
3.5.2 低周往复加载计算结果 | 第48-53页 |
3.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一榀双层单跨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 第63-91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3-66页 |
4.2.1 框架设计 | 第63-64页 |
4.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4-66页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66-71页 |
4.3.1 单调加载计算结果 | 第66-67页 |
4.3.2 低周往复加载计算结果 | 第67-71页 |
4.4 框架的参数分析 | 第71-89页 |
4.4.1 内填混凝土的影响 | 第72-75页 |
4.4.2 柱含钢率的影响 | 第75-79页 |
4.4.3 斜撑厚度的影响 | 第79-83页 |
4.4.4 桁架梁壁厚的影响 | 第83-86页 |
4.4.5 轴压比的影响 | 第86-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91-92页 |
5.2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