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西方文献 | 第12-13页 |
1.2.2 中国文献 | 第13-14页 |
1.2.3 老挝文献 | 第14-15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主要思路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 第16-17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5.1 研究创新 | 第17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7-18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2.1 公共利益说 | 第18-19页 |
2.1.1 自然垄断问题 | 第18页 |
2.1.2 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18-19页 |
2.1.3 外部效应问题 | 第19页 |
2.2 金融脆弱说 | 第19-20页 |
2.3 管制供求说 | 第20页 |
2.4 管制寻租说 | 第20-21页 |
2.5 《巴塞尔协议》的理论 | 第21-25页 |
2.5.1 《巴塞尔协议Ⅰ》 | 第21页 |
2.5.2 《巴塞尔协议Ⅱ》 | 第21-22页 |
2.5.3 《巴塞尔协议Ⅲ》 | 第22-25页 |
3 老挝银行业监管的现状 | 第25-33页 |
3.1 老挝银行业发展概况 | 第25-28页 |
3.1.1 老挝银行业的计划经济阶段(1975-1986) | 第25页 |
3.1.2 老挝银行业的恢复重建、快速发展阶段(1987-2012) | 第25-27页 |
3.1.3 老挝银行业开放发展阶段(2012至今) | 第27-28页 |
3.2 老挝银行业监管模式和监管机构 | 第28-30页 |
3.2.1 监管机构:老挝中央银行 | 第28-30页 |
3.2.2 监管模式 | 第30页 |
3.3 老挝银行业监管主要内容和手段 | 第30-31页 |
3.3.1 老挝银行业监管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3.3.2 老挝银行业监管主要手段 | 第31页 |
3.4 监管依据 | 第31-33页 |
3.4.1 《巴塞尔协议Ⅰ》和《巴塞尔协议Ⅱ》 | 第31-32页 |
3.4.2 法律依据 | 第32-33页 |
4 老挝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4.1 监管模式不科学,监管机构权力过大 | 第33-34页 |
4.1.1 监管模式不科学 | 第33页 |
4.1.2 监管机构权力过大 | 第33-34页 |
4.2 监管内容单一,手段不科学 | 第34-35页 |
4.2.1 监管内容单一 | 第34页 |
4.2.2 监管手段不科学 | 第34-35页 |
4.3 监管依据不完善 | 第35-36页 |
4.3.1 未签订《巴塞尔协议Ⅲ》 | 第35页 |
4.3.2 监管的法律体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4.4 监管的理念落后 | 第36页 |
4.5 监管队伍素质差 | 第36页 |
4.6 其他监管问题 | 第36-38页 |
4.6.1 外资银行的监管仍存在漏洞 | 第36-37页 |
4.6.2 银行业监管发展缓慢 | 第37-38页 |
5 中国银行业监管发展发展历程与经验 | 第38-42页 |
5.1 中国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 | 第38-39页 |
5.1.1 单一监管阶段(1983-1992) | 第38页 |
5.1.2 整顿及法制监管阶段(1992-2003) | 第38-39页 |
5.1.3 专业监管阶段(2003年至今) | 第39页 |
5.2 中国银行业监管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 第39-42页 |
5.2.1 “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 | 第39-40页 |
5.2.2 较为全面的监管内容与手段 | 第40页 |
5.2.3 相对完善的监管法规体系 | 第40页 |
5.2.4 中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不足 | 第40-42页 |
6 完善老挝银行业监管的对策研究 | 第42-50页 |
6.1 构建多层次金融业监管体系 | 第42-44页 |
6.1.1 调整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 | 第42页 |
6.1.2 构建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第42-43页 |
6.1.3 配套构建证券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第43-44页 |
6.2 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 | 第44-46页 |
6.2.1 完善监管内容 | 第44-45页 |
6.2.2 优化监管手段 | 第45-46页 |
6.3 构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46-47页 |
6.3.1 构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46-47页 |
6.3.2 适时推进《巴塞尔协议Ⅱ》的签订 | 第47页 |
6.4 更新监管理念 | 第47-48页 |
6.4.1 银行业监督的合理定位 | 第47页 |
6.4.2 监管行为的约束 | 第47-48页 |
6.4.3 对银行业务创新的监管 | 第48页 |
6.5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 第48-50页 |
6.5.1 协助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 第48-49页 |
6.5.2 监管人员素质的提升 | 第49-50页 |
7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