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中生代(界)论文--侏罗纪(系)论文

青藏高原中部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富碱侵入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24页
   ·概述第11-19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第11-14页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4-19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9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第20-21页
   ·完成工作量第21-22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22-24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24-37页
   ·区域构造格架与地质背景第24-28页
     ·羌塘地块第24-26页
     ·班怒带第26页
     ·拉萨地块第26-28页
   ·聂荣微陆块区域地质背景第28-33页
     ·地层第28页
     ·聂荣片麻岩第28-30页
     ·构造第30-31页
     ·火山岩第31页
     ·蛇绿岩第31-32页
     ·侵入岩第32-33页
   ·区域构造演化史第33-37页
     ·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构造演化第33-34页
     ·班怒带构造演化第34-35页
     ·聂荣微陆块构造演化第35-37页
3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侵入岩的岩石学与矿物学第37-60页
   ·岩体、采样和岩石学特征第37-45页
     ·闪长岩第40页
     ·花岗闪长岩第40-41页
     ·二长闪长岩第41页
     ·二长花岗岩第41页
     ·花岗岩第41-42页
     ·碱长花岗岩第42页
     ·正长岩第42-45页
     ·碱性岩第45页
     ·花岗细晶脉岩第45页
     ·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第45页
   ·矿物学特征第45-60页
     ·矿物显微结构第47-48页
     ·矿物化学成分第48-60页
       ·角闪石第48-49页
       ·黑云母第49-50页
       ·斜长石和钾长石第50-60页
4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侵入岩的锆石 U Pb 年代学、微量元素和 Hf 同位素第60-90页
   ·锆石形态与分析测试方法第60-62页
   ·锆石 U–Pb 定年结果第62-66页
     ·碱性岩类第65页
     ·闪长岩类第65页
     ·花岗岩类第65-66页
     ·聂荣微陆块岩浆侵位时代与特征第66页
   ·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第66-70页
     ·锆石稀土元素特征第67-68页
     ·锆石微量元素判别第68-70页
   ·锆石 Hf 同位素分析结果第70-74页
     ·早侏罗世中期侵入岩的 Hf 同位素特征第71-72页
     ·中侏罗世早期侵入岩的 Hf 同位素特征第72-73页
     ·锆石 Hf 同位素总体特征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90页
5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第90-116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90-91页
   ·主量元素第91-97页
     ·早侏罗世中期(~185 Ma)第91-93页
     ·中侏罗世早期(~175 Ma)第93-94页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侵入岩的富碱特征第94-96页
     ·变质围岩第96-97页
   ·微量元素第97-102页
     ·早侏罗世中期(~185 Ma)第97页
     ·中侏罗世早期(~175 Ma)第97-98页
     ·变质围岩第98-99页
     ·锆饱和温度第99-102页
   ·全岩 Sr–Nd 同位素第102-104页
     ·早侏罗世中期(~185 Ma)第102页
     ·中侏罗世早期(~175 Ma)第102页
     ·变质围岩第102-103页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侵入岩的 Sr–Nd 同位素特征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16页
6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侵入岩的岩石成因、源区特征与构造环境第116-138页
   ·侵入岩形成的温压条件第116-122页
     ·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与岩体侵位深度第116-119页
     ·锆石饱和温度计与岩浆体系的最大温度第119-120页
     ·研究区同时代变质作用揭示的温压条件第120-122页
   ·岩石成因类型第122-125页
   ·岩石成因与岩浆混合作用第125-131页
     ·早侏罗世中期岩浆混合作用第125-126页
     ·中侏罗世早期岩浆混合作用第126-128页
     ·围岩同化混染作用的鉴别第128-131页
   ·岩浆源区特征第131-136页
     ·早侏罗世中期(~185 Ma)高钾钙碱性系列第132-133页
     ·早侏罗世中期(~185 Ma)碱性系列第133-134页
     ·中侏罗世早期(~175 Ma)碱性系列第134页
     ·中侏罗世早期(~175 Ma)过碱性系列第134-135页
     ·富集地幔和其他基性端员第135-136页
   ·构造环境判别第136-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7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侵入岩形成的动力学背景及构造意义第138-148页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的构造背景第139-142页
     ·后碰撞背景判别第139-140页
     ·后碰撞伸展背景判别第140-141页
     ·后碰撞作用阶段判别第141-142页
   ·聂荣微陆块的大地构造属性第142-143页
   ·聂荣微陆块侏罗纪早期构造-岩浆演化第143-148页
     ·岩浆作用的成因动力学机制第143-144页
     ·侏罗纪早期区域构造-岩浆演化第144-148页
8 结论第148-150页
致谢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79页
个人简历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成因、控矿因素与找矿方向
下一篇: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作用过程的定量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