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产业融资效率评价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企业融资效率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2.1 融资的涵义 | 第16页 |
2.2 融资效率涵义 | 第16-21页 |
2.2.1 效率 | 第16-17页 |
2.2.2 企业融资效率 | 第17-18页 |
2.2.3 企业融资效率构成分析 | 第18-21页 |
第3章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融资现状 | 第21-29页 |
3.1 新能源相关概念 | 第21页 |
3.2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3.2.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 | 第22-24页 |
3.2.2 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3.3 新能源产业融资方式与融资障碍 | 第26-29页 |
3.3.1 新能源产业主要融资方式 | 第26-27页 |
3.3.2 新能源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 | 第27页 |
3.3.3 能源消费市场占有率低 | 第27-29页 |
第4章 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评价 | 第29-49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3页 |
4.1.1 评价指标标准 | 第29-31页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31-33页 |
4.2 熵值法确立指标权重 | 第33-36页 |
4.2.1 熵值法的原理 | 第33-34页 |
4.2.2 熵值法的评价步骤 | 第34-36页 |
4.3 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4.3.1 样本数据 | 第36-37页 |
4.3.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7-44页 |
4.3.3 熵值法分析过程 | 第44-47页 |
4.3.4 熵值法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2页 |
5.1 结论 | 第49页 |
5.2 新能源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建议 | 第49-51页 |
5.2.1 企业内部因素 | 第49-50页 |
5.2.2 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 | 第50-51页 |
5.2.3 政府政策资金支持 | 第51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