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式创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公众参与科学理论基础及其实践形式 | 第21-31页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科学兴起背景 | 第21-22页 |
一、科学传播领域公众参与的兴起 | 第21-22页 |
二、科技政策领域公众参与的兴起 | 第22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科学概念界定 | 第22-27页 |
一、公众范围 | 第23-24页 |
二、参与方式 | 第24-26页 |
三、本文界定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公众参与科学实践形式 | 第27-31页 |
一、公众参与科学的组织形式 | 第27-29页 |
二、公众参与科学的政策实践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公众参与在责任式创新中扮演的角色 | 第31-54页 |
第一节 责任式创新研究述评 | 第31-34页 |
一、学术共同体理论建构 | 第31-32页 |
二、政府部门的政策实践 | 第32-33页 |
三、责任式创新概念内涵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在责任式创新理论框架中的角色 | 第34-42页 |
一、在责任式创新构成要素中的角色 | 第35-38页 |
二、在责任式创新内生属性中的角色 | 第38-39页 |
三、在责任式创新动力系统中的角色 | 第39-42页 |
第三节 责任式创新中公众参与案例分析 | 第42-49页 |
一、英国SPICE项目 | 第42-46页 |
二、欧盟Engage2020计划 | 第46-48页 |
三、案例分析小节 | 第48-49页 |
第四节 责任式创新理念的制度情境 | 第49-54页 |
一、全球治理背景下的责任式创新 | 第49-50页 |
二、我国制度情境下的责任式创新 | 第50-54页 |
第三章 我国公众参与科学的现状分析 | 第54-61页 |
第一节 我国公众参与科学的有利条件 | 第54-56页 |
一、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了必要支持 | 第54-55页 |
二、公民科学素养提高并表现参与需求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我国公众参与科学的现实困境 | 第56-61页 |
一、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 第56-57页 |
二、公民科学素质较低 | 第57-58页 |
三、参与机制尚不完善 | 第58页 |
四、科技社团缺乏独立 | 第58-59页 |
五、参与权益没有保障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促进我国公众参与责任式创新的发展对策 | 第61-66页 |
第一节 提高公众自身素质的对策 | 第61-63页 |
一、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有序参与意识 | 第62页 |
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进而满足参与需求 | 第62-63页 |
三、推进科普向反思的科学传播模型转型 | 第63页 |
第二节 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对策 | 第63-66页 |
一、促进参与式技术评估和预期式治理融合 | 第64页 |
二、深化科技社团体制改革并增强其独立性 | 第64-65页 |
三、在实践中探索和丰富公众参与组织形式 | 第65页 |
四、增强政府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制度化回应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