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匹配算法研究及FPGA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图像匹配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图像匹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9-11页 |
2 图像匹配算法研究 | 第11-15页 |
2.1 匹配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2.1.1 图像匹配定义 | 第11页 |
2.1.2 匹配要素 | 第11-12页 |
2.2 图像匹配分类 | 第12-13页 |
2.2.1 基于灰度的匹配 | 第12页 |
2.2.2 基于特征描述的匹配 | 第12-13页 |
2.2.3 两种匹配方法的区别 | 第13页 |
2.3 图像匹配算法分类 | 第13-1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3 SIFT匹配算法的实现与改进 | 第15-29页 |
3.1 基于SIFT特征的匹配算法 | 第16-23页 |
3.1.1 图像特征点提取 | 第16-18页 |
3.1.2 图像的特征描述 | 第18-21页 |
3.1.3 特征匹配 | 第21-22页 |
3.1.4 SIFT特征匹配算法仿真结果 | 第22-23页 |
3.2 改进方案 | 第23-26页 |
3.2.1 Canny边缘检测 | 第23-24页 |
3.2.2 匹配方法改进及BBF搜索 | 第24-26页 |
3.3 改进型匹配算法逻辑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3.3.1 Canny边缘检测的应用 | 第26页 |
3.3.2 BBF搜索算法的应用 | 第26-27页 |
3.3.3、具体简化方法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系统构成与实现 | 第29-43页 |
4.1 系统总体构成 | 第29-31页 |
4.2 现场可编辑逻辑门阵列 | 第31-34页 |
4.2.1 Xilinx FPGA芯片结构 | 第31-32页 |
4.2.2 FPGA的开发流程 | 第32-33页 |
4.2.3 ISE开发套件 | 第33页 |
4.2.4 硬件描述语言 | 第33-34页 |
4.3 视频图像采集与显示模块 | 第34-42页 |
4.3.1 I2C总线 | 第34-36页 |
4.3.2 TVP5150的配置 | 第36-38页 |
4.3.3 AD9889B的芯片配置 | 第38-40页 |
4.3.4 BT-656视频格式 | 第40-41页 |
4.3.5 HDMI原理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基于SIFT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的硬件逻辑实现 | 第43-53页 |
5.1 SIFT特征提取的硬件逻辑 | 第43-49页 |
5.1.1 高斯滤波硬件逻辑实现 | 第43-46页 |
5.1.2 极值点检测的硬件逻辑实现 | 第46-47页 |
5.1.3 主方向标定的硬件逻辑实现 | 第47-48页 |
5.1.4 描述子生成的硬件逻辑实现 | 第48-49页 |
5.2 特征匹配的逻辑实现 | 第49-51页 |
5.2.1 特征点匹配 | 第49-50页 |
5.2.2 最佳匹配点对选择 | 第50-51页 |
5.3 系统实验结果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