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9-13页 |
1 引言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智能建筑 | 第13页 |
1.1.2 楼宇自动化系统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1 KNX协议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2 BACnet协议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KNX-BACnet/IP网关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2 KNX和BACnet的技术标准 | 第18-30页 |
2.1 KNX协议标准 | 第18-20页 |
2.1.1 KNX协议概述 | 第18页 |
2.1.2 KNX协议体系结构 | 第18-20页 |
2.1.3 KNX组地址 | 第20页 |
2.2 BACnet协议标准 | 第20-29页 |
2.2.1 BACnet技术概述 | 第21-22页 |
2.2.2 BACnet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22-23页 |
2.2.3 BACnet/IP | 第23-26页 |
2.2.4 BACnet对象 | 第26-27页 |
2.2.5 BACnet服务 | 第27-28页 |
2.2.6 一致性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网关功能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 | 第30-37页 |
3.1 网管功能的需求分析 | 第30-33页 |
3.2 网关硬件平台说明 | 第33-34页 |
3.2.1 核心芯片选型 | 第34页 |
3.3 网关软件整体方案 | 第34-36页 |
3.3.1 网关固件程序开发平台选择 | 第35页 |
3.3.2 系统配置软件开发平台选择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系统配置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47页 |
4.1 系统配置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37-38页 |
4.2 BACnet与KNX自动映射的实现 | 第38-42页 |
4.2.1 映射原理概述 | 第38-39页 |
4.2.2 映射的实现 | 第39-42页 |
4.3 网络通信的实现 | 第42-46页 |
4.3.1 UDP编程实现 | 第42-43页 |
4.3.2 多线程与Windows消息 | 第43-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网关固件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63页 |
5.1 网关固件程序总体设计 | 第47-49页 |
5.1.1 功能模块划分 | 第47页 |
5.1.2 程序运行流程 | 第47-48页 |
5.1.3 字节序问题说明 | 第48-49页 |
5.2 BACnet协议实现模块 | 第49-59页 |
5.2.1 协议子模块与处理流程 | 第49页 |
5.2.2 Device设备对象说明与实现 | 第49-51页 |
5.2.3 Who is & I am服务实现 | 第51-53页 |
5.2.4 ReadProperty & WriteProperty服务实现 | 第53-56页 |
5.2.5 报警与事件-COV实现原理 | 第56-59页 |
5.3 协议映射管理模块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6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3-71页 |
6.1 测试目的 | 第63页 |
6.2 测试环境 | 第63-64页 |
6.2.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63-64页 |
6.2.2 KNX设备 | 第64页 |
6.2.3 BACnet客户端 | 第64页 |
6.3 测试方法 | 第64页 |
6.4 测试步骤 | 第64-69页 |
6.4.1 新建工程 | 第64-65页 |
6.4.2 设备配置 | 第65页 |
6.4.3 数据点配置 | 第65-66页 |
6.4.4 KNX设备端 | 第66-67页 |
6.4.5 BACnet客户端和系统配置软件 | 第67-69页 |
6.5 测试结果 | 第69页 |
6.5.1 测试结果 | 第69页 |
6.5.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7 总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图索引 | 第75-76页 |
表索引 | 第76-7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