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网的数字集群终端呼叫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6-22页 |
| 1.1 概述 | 第16页 |
| 1.2 国内外数字集群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1.2.1 国外数字集群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2.2 国内数字集群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 1.3.1 选题意义 | 第20-21页 |
| 1.3.2 论文结构 | 第21-22页 |
| 2 基于公网的数字集群终端呼叫功能的分析 | 第22-30页 |
| 2.1 基于公网的数字集群系统的组成 | 第22-23页 |
| 2.2 基于公网的数字集群终端的呼叫功能 | 第23-24页 |
| 2.3 影响终端通信质量的因素 | 第24-27页 |
| 2.3.1 编码对话音质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2.3.2 网络抖动对话音质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2.3.3 信令延迟对呼叫状态机的影响 | 第26-27页 |
| 2.4 终端的容错能力 | 第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 3 基于公网的数字集群终端呼叫功能的设计 | 第30-60页 |
| 3.1 软件架构设计 | 第30-31页 |
| 3.2 接口设计 | 第31-38页 |
| 3.2.1 终端与接入服务器的接口 | 第31-33页 |
| 3.2.2 终端与媒体网关的接口 | 第33-35页 |
| 3.2.3 终端用户界面接口 | 第35-38页 |
| 3.3 呼叫信令流程设计 | 第38-43页 |
| 3.3.1 全双工摘挂机单呼的信令流程 | 第38-39页 |
| 3.3.2 半双工直接建立单呼的信令流程 | 第39-40页 |
| 3.3.3 组呼的信令流程 | 第40-41页 |
| 3.3.4 优先级呼叫的信令流程 | 第41-42页 |
| 3.3.5 呼叫保持和恢复的信令流程 | 第42-43页 |
| 3.3.6 紧急呼叫的信令流程 | 第43页 |
| 3.4 终端呼叫模块设计 | 第43-56页 |
| 3.4.1 信令处理模块 | 第44-46页 |
| 3.4.2 PTT模块 | 第46-47页 |
| 3.4.3 呼叫状态机 | 第47-51页 |
| 3.4.4 语音模块 | 第51-54页 |
| 3.4.5 消息通知中心 | 第54-56页 |
| 3.5 通信质量优化的机制 | 第56-58页 |
| 3.5.1 状态机容错机制 | 第56-57页 |
| 3.5.2 缓存机制 | 第57-5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4 基于公网的数字集群终端呼叫功能的实现 | 第60-86页 |
| 4.1 开发环境 | 第60页 |
| 4.1.1 Android平台 | 第60页 |
| 4.1.2 Android Studio | 第60页 |
| 4.2 终端呼叫模块的实现 | 第60-79页 |
| 4.2.1 信令处理模块 | 第60-62页 |
| 4.2.2 PTT模块 | 第62-65页 |
| 4.2.3 呼叫状态机 | 第65-69页 |
| 4.2.4 语音模块 | 第69-76页 |
| 4.2.5 消息通知中心 | 第76-79页 |
| 4.3 话音质量优化的机制 | 第79-84页 |
| 4.3.1 语音包乱序重排机制 | 第79-81页 |
| 4.3.2 抗网络抖动机制 | 第81-8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5 基于公网的数字集群终端呼叫功能的测试 | 第86-104页 |
| 5.1 测试环境 | 第86-87页 |
| 5.2 测试内容 | 第87页 |
| 5.3 测试例设计 | 第87-102页 |
| 5.3.1 呼叫流程的测试例设计 | 第87-99页 |
| 5.3.2 话音质量的测试例设计 | 第99-10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 6 结论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0-11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