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8-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4 技术路线图 | 第10页 |
1.3 “第三人效果”理论综述 | 第10-13页 |
1.3.1 “第三人效果”理论提出 | 第10-11页 |
1.3.2 “第三人效果”理论验证 | 第11页 |
1.3.3 “第三人效果”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 | 第11-12页 |
1.3.4 “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动画片对儿童负面影响研究 | 第13-17页 |
1.4.1 动画片对儿童语言发展影响 | 第14-15页 |
1.4.2 动画片对儿童道德发展影响 | 第15页 |
1.4.3 动画片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 | 第15-16页 |
1.4.4 动画片对儿童社会化影响 | 第16-17页 |
1.5 家长对动画片认知与管束儿童行为研究 | 第17-20页 |
1.5.1 媒介对动画片形象塑造 | 第17页 |
1.5.2 家长认知动画片负面影响 | 第17-18页 |
1.5.3 家长教育方式 | 第18-19页 |
1.5.4 家长管束儿童观看动画片行为 | 第19-20页 |
1.6 研究述评 | 第20-22页 |
2. 家长对动画片认知与管束儿童行为问卷调查 | 第22-32页 |
2.1 家长对动画片认知与管束儿童行为研究设计 | 第22-24页 |
2.1.1 抽样方法 | 第22页 |
2.1.2 问卷设计 | 第22-23页 |
2.1.3 前测与问卷修正 | 第23-24页 |
2.2 家长对动画片认知与管束儿童行为研究说明 | 第24页 |
2.2.1 变量说明 | 第24页 |
2.2.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3 家长对动画片“第三人效果”认知验证分析 | 第24-28页 |
2.3.1 基本频数统计 | 第24页 |
2.3.2 家长管束行为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24-26页 |
2.3.3 家长对动画片“第三人效果”认知假设验证 | 第26-28页 |
2.4 “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验证分析 | 第28-32页 |
2.4.1 家长管束行为影响因素验证 | 第28-30页 |
2.4.2 “第三人效果”认知与管束行为回归分析 | 第30页 |
2.4.3 “第三人效果”认知与支持动画片分级归回分析 | 第30-32页 |
3. 儿童观看动画片及家长管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32-43页 |
3.1 儿童观看动画片及家长管束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3.1.1 动画市场混乱且缺乏管制 | 第32-33页 |
3.1.2 动画产业的“家长制”和商业观念浓厚 | 第33-34页 |
3.1.3 儿童受动画片负面影响严重 | 第34页 |
3.1.4 家长管控方式低效和非理性并存 | 第34-35页 |
3.1.5 问题成因 | 第35页 |
3.2 儿童观看动画片及家长管束对策 | 第35-43页 |
3.2.1 优化动画片分级和市场监管制度 | 第35-36页 |
3.2.2 强化动画产业的儿童“本位”观 | 第36-37页 |
3.2.3 培养儿童批判的解读媒介能力 | 第37-38页 |
3.2.4 重视家庭媒介素养启蒙教育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A 家长对动画片负面信息认知与管束子女收看行为问卷调查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