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差分激励的车道线检测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外智能车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智能车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7-19页
2 道路图像预处理研究第19-30页
    2.1 道路图像采集第19-21页
    2.2 选取感兴趣区域第21-22页
    2.3 图像的灰度化第22-24页
    2.4 图像平滑处理第24-28页
        2.4.1 频域滤波第25-26页
        2.4.2 空域滤波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车道线特征点提取第30-50页
    3.1 图像边缘特征分析第30-37页
        3.1.1 基于一阶的边缘检测算子第32-35页
        3.1.2 基于二阶的边缘检测算子第35-37页
    3.2 图像二值化方法第37-41页
        3.2.1 直方图法第38-39页
        3.2.2 迭代法第39页
        3.2.3 最大类间方差法第39-41页
    3.3 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特征点提取第41-44页
    3.4 基于差分激励的特征点提取第44-49页
        3.4.1 基于差分激励的图像增强第44-46页
        3.4.2 基于韦伯定理的图像二值化第46-47页
        3.4.3 特征点去冗余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车道线提取第50-61页
    4.1 中国车道线的标准与特征第50-51页
    4.2 传统霍夫变换第51-55页
        4.2.1 Hough变换原理第52-54页
        4.2.2 Hough变换操作步骤第54页
        4.2.3 性能分析第54-55页
    4.3 霍夫变换的改进第55-58页
        4.3.1 角度约束第56-57页
        4.3.2 距离约束第57页
        4.3.3 消除已检测点的影响第57-58页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60页
        4.4.1 实验环境简介第58页
        4.4.2 实验结果分析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8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8页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饱和软土路基的一维固结沉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山地城市交通拥堵特征及其机理研究--重庆市内环以内区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