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纤维柔软整理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5页 |
1.1 大麻纤维的结构 | 第9-11页 |
1.1.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第9-10页 |
1.1.2 大麻纤维的物理结构 | 第10-11页 |
1.2 大麻纤维的基本组分 | 第11-14页 |
1.2.1 纤维素 | 第11-12页 |
1.2.2 半纤维素 | 第12页 |
1.2.3 果胶 | 第12-13页 |
1.2.4 木质素 | 第13-14页 |
1.2.5 脂蜡质、灰分与其它成分 | 第14页 |
1.3 大麻纤维的理化性能 | 第14-16页 |
1.4 大麻纤维的优良特性 | 第16-18页 |
1.4.1 天然抑菌、卫生健康 | 第16-17页 |
1.4.2 吸湿透气性能 | 第17页 |
1.4.3 耐晒、耐热、耐腐蚀性能 | 第17-18页 |
1.4.4 抗静电 | 第18页 |
1.4.5 防紫外线辐射功能 | 第18页 |
1.4.6 良好的保温性和冷暖感 | 第18页 |
1.5 大麻的用途 | 第18-19页 |
1.5.1 大麻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2 工业大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价值 | 第19页 |
1.6 大麻纤维的柔软整理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7 柔软剂 | 第20-23页 |
1.7.1 表面活性剂型柔软剂 | 第20-21页 |
1.7.2 阴离子型柔软剂 | 第21页 |
1.7.3 非离子型柔软剂 | 第21页 |
1.7.4 阳离子型柔软剂 | 第21-22页 |
1.7.5 反应性柔软剂 | 第22页 |
1.7.6 有机硅柔软剂 | 第22页 |
1.7.7 非活性有机硅 | 第22-23页 |
1.7.8 羟基硅油乳液 | 第23页 |
1.8 柔软整理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1.9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10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大麻纤维的柔软剂整理 | 第25-37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25-27页 |
2.1.1 实验准备 | 第25-26页 |
2.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2.1.3 柔软整理的工艺选择 | 第27页 |
2.2 大麻纤维原样的柔软性测试 | 第27-28页 |
2.3 CWS阳离子型柔软剂处理 | 第28-30页 |
2.4 双氨基改性硅油KGA-9059柔软剂处理 | 第30-31页 |
2.5 新型有机硅平滑剂KGS-9068处理 | 第31-33页 |
2.6 不同柔软剂最佳工艺整理效果比较 | 第33-35页 |
2.7 大麻纤维的SEM电镜分析 | 第35-36页 |
2.8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改善大麻纤维柔软性的影响 | 第37-45页 |
3.1 等离子体作用原理 | 第37页 |
3.2 实验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3.3.1 等离子体预处理的工艺选择 | 第38-42页 |
3.3.2 用第三种方法验证 | 第42页 |
3.3.3 大麻纤维的SEM分析 | 第42-43页 |
3.3.4 对比实验 | 第43-44页 |
3.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超声波处理对改善大麻纤维柔软性的影响 | 第45-51页 |
4.1 超声波作用原理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0页 |
4.3.1 超声波处理的工艺选择 | 第46-47页 |
4.3.2 超声波处理对大麻纤维柔软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4 大麻纤维SEM电镜分析 | 第49页 |
4.3.5 对比实验 | 第49-50页 |
4.4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