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1.2 光纤陀螺温度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2.1 机理层面温度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2 温控系统层面温度效应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3 算法补偿层面温度效应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2章 光纤陀螺温度效应抑制方案与分析方法研究 | 第25-44页 |
2.1 光纤陀螺的温度效应 | 第25-28页 |
2.1.1 光纤陀螺 | 第25-27页 |
2.1.2 温度效应产生机理 | 第27-28页 |
2.2 光纤陀螺温度效应的抑制方案研究 | 第28-31页 |
2.2.1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2.2.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9-31页 |
2.3 光纤环温度效应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43页 |
2.3.1 有限元方法 | 第31-32页 |
2.3.2 光纤环的温度分析基础 | 第32-36页 |
2.3.3 求解光纤环温度场的数值方法 | 第36-39页 |
2.3.4 求解光纤环热应力场的数值方法 | 第39-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光纤陀螺的热致误差模型分析与研究 | 第44-61页 |
3.1 传统二维层面“纯”Shupe效应引起的漂移误差模型推导 | 第44-47页 |
3.1.1“纯”Shupe效应产生机理 | 第44-45页 |
3.1.2 二维“纯”Shupe效应引起的热致误差模型推导 | 第45-47页 |
3.2 二维层面热应力效应引起的误差漂移模型推导 | 第47-52页 |
3.2.1 分析光纤的弹性力学相关基础 | 第47-49页 |
3.2.2 二维热应力效应引起的热致误差模型推导 | 第49-52页 |
3.3 二维层面温度效应和热应力效应引起的总热致误差模型推导 | 第52-53页 |
3.3.1 二维层面总的热致误差模型推导 | 第52-53页 |
3.3.2 二维层面总的热致误差模型离散化推导 | 第53页 |
3.4 三维层面温度效应和热应力效应引起热致误差模型推导 | 第53-60页 |
3.4.1 三维层面热致误差模型推导 | 第54-57页 |
3.4.2 三维层面热致误差模型离散化推导 | 第57-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新型隔热腔体配合双柱型光纤环的分析与研究 | 第61-92页 |
4.1 光纤环配合现有腔体的温度性能分析 | 第61-64页 |
4.1.1 光纤环的绕法 | 第61-62页 |
4.1.2 光纤环现有腔体的作用 | 第62-64页 |
4.2 新型隔热腔体的提出 | 第64-67页 |
4.2.1 旧腔体的热均化效果 | 第64-65页 |
4.2.2 新型隔热腔体的提出 | 第65-67页 |
4.3 光纤环分别配合新旧腔体前后的温度性能分析 | 第67-80页 |
4.3.1 针对四极环自身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67-71页 |
4.3.2 四极环分别配合新旧腔体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71-76页 |
4.3.3 新型隔热腔体配合交叉环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76-80页 |
4.4 光纤环采用双柱型绕法的提出 | 第80-83页 |
4.4.1 双柱型光纤环设计思路 | 第81-82页 |
4.4.2 双柱型光纤环绕环参数 | 第82-83页 |
4.5 双柱型光纤环的温度性能对比分析 | 第83-88页 |
4.5.1 针对双柱型光纤环自身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83-85页 |
4.5.2 双柱型光纤环配合隔热腔体后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85-88页 |
4.6 隔热腔体采用双内腔体的设计方案 | 第88-9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双柱型光纤陀螺温度实验与算法补偿研究 | 第92-125页 |
5.1 双柱型光纤陀螺样机搭建方案及相关测试设备 | 第92-95页 |
5.1.1 双柱型光纤陀螺器件选择标准及测试方案选取 | 第92-94页 |
5.1.2 双柱型光纤陀螺相关测试设备 | 第94-95页 |
5.2 双柱型光纤陀螺性能测试 | 第95-106页 |
5.2.1 双柱型光纤陀螺性能分析理论基础 | 第95-98页 |
5.2.2 双柱型光纤陀螺基本性能测试 | 第98-103页 |
5.2.3 双柱型光纤陀螺不同温度点静态实验 | 第103-105页 |
5.2.4 双柱型光纤陀螺变温测试实验 | 第105-106页 |
5.3 双柱型光纤陀螺输出与各温度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106-110页 |
5.3.1 相关性分析理论基础 | 第107页 |
5.3.2 双柱型光纤陀螺常温输出与各温度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107-108页 |
5.3.3 双柱型光纤陀螺恒温输出与各温度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108-109页 |
5.3.4 双柱型光纤陀螺变温输出与各温度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109-110页 |
5.4 双柱型光纤陀螺采用多项式模型的补偿算法研究 | 第110-123页 |
5.4.1 多项式模型理论基础 | 第111-113页 |
5.4.2 双柱型光纤陀螺算法补偿结果分析与研究 | 第113-118页 |
5.4.3 高温变温阶段双柱型光纤陀螺问题探究 | 第118-123页 |
5.5 双柱型光纤陀螺进一步优化方案 | 第123-12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结论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