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航空器隐身技术论文

基于前线聚合原理的雷达隐身涂层快速制备及修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雷达隐身涂层的研究概况第12-15页
        1.2.1 雷达隐身涂层的工作原理第12页
        1.2.2 雷达隐身涂层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雷达隐身涂层损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3 前线聚合的研究概况第15-23页
        1.3.1 前线聚合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1.3.2 前线聚合的种类第18-21页
        1.3.3 前线聚合的应用第21-2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前线聚合法固化环氧聚硅氧烷/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第25-48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8页
        2.2.1 主要原料和仪器第26-27页
        2.2.2 环氧聚硅氧烷的合成第27页
        2.2.3 前线聚合工艺第27-28页
        2.2.4 传统聚合工艺第28页
    2.3 测试与表征第28-2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9-46页
        2.4.1 环氧聚硅氧烷的红外表征第29-30页
        2.4.2 环氧聚硅氧烷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0-31页
        2.4.3 光引发剂(PI)含量对水平前线聚合的影响第31-33页
        2.4.4 热引发剂(TI)含量对水平前线聚合的影响第33-36页
        2.4.5 环氧聚硅氧烷含量对水平前线聚合的影响第36-40页
        2.4.6 光引发水平前线聚合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0页
        2.4.7 DSC分析第40-41页
        2.4.8 热稳定性分析第41-42页
        2.4.9 水平前线聚合的冲击性能分析第42-43页
        2.4.10 冲击断面的SEM分析第43-45页
        2.4.11 光引发水平前线聚合的工艺优势第45-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前线聚合法固化共聚物/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第48-67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3.2.1 主要原料和仪器第48-49页
        3.2.2 聚(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co-丙烯酸正丁酯)的合成第49-50页
        3.2.3 前线聚合工艺第50页
    3.3 测试与表征第50-5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1-65页
        3.4.1 共聚物合成的红外表征第51-52页
        3.4.2 共聚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52-53页
        3.4.3 光引发剂(PI)含量对水平前线聚合的影响第53-55页
        3.4.4 热引发剂(TI)含量对水平前线聚合的影响第55-57页
        3.4.5 共聚物含量对水平前线聚合的影响第57-60页
        3.4.6 光引发水平前线聚合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60-61页
        3.4.7 DSC分析第61-62页
        3.4.8 热稳定性分析第62-63页
        3.4.9 水平前线聚合的冲击性能分析第63-64页
        3.4.10 冲击断面的SEM分析第64-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光引发前线聚合法制备隐身涂层及涂层的修复第67-83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实验部分第68-70页
        4.2.1 主要原料和仪器第68-69页
        4.2.2 羰基铁粉的表面改性第69页
        4.2.3 基材表面的预处理第69页
        4.2.4 隐身涂层的制备及快速固化第69-70页
        4.2.5 隐身涂层的损伤设计与修复第70页
    4.3 测试与表征第70-7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1-82页
        4.4.1 羰基铁粉改性前后的红外表征第71-72页
        4.4.2 未完全固化与完全固化的隐身涂层红外对比第72-73页
        4.4.3 光引发剂含量对涂层固化时间的影响第73-74页
        4.4.4 热引发剂含量对涂层固化时间的影响第74-75页
        4.4.5 共聚物含量对涂层物理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4.4.6 羰基铁粉含量对涂层物理性能的影响第76页
        4.4.7 羰基铁粉含量对涂层反射率的影响第76-77页
        4.4.8 羰基铁粉含量对涂层耐酸、耐碱、耐盐性能的影响第77-79页
        4.4.9 消泡剂、流平剂含量对涂层的影响第79-80页
        4.4.10 不同面积损伤修复后的涂层物理性能第80页
        4.4.11 不同损伤面积修复后的涂层耐酸、耐碱、耐盐性能第80-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化合物与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界面厚度及面积调控对Diamond-Cr/Cu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