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的传播模式及传播效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MOOC定义及概述 | 第14-23页 |
第一节 “MOOC”的定义 | 第14-15页 |
一、MOOC的定义 | 第14-15页 |
二、本文研究的定义 | 第15页 |
第二节 MOOC的发展及平台状况 | 第15-18页 |
一、MOOC的发展 | 第15-16页 |
二、MOOC的平台状况 | 第16-18页 |
第三节 MOOC传播的研究样本说明 | 第18-2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研究样本选择 | 第19-21页 |
三、研究思路选择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MOOC传播的信源研究 | 第23-30页 |
第一节 MOOC传播的信源样本统计 | 第23-27页 |
一、制作者基本属性描述统计 | 第23-24页 |
二、信息生产者行为习惯描述性统计 | 第24-26页 |
三、信息生产者的动机与态度统计 | 第26-27页 |
第二节 MOOC信源的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一、课程学科的广泛性 | 第27页 |
二、成本较高 | 第27-28页 |
三、对教学存在促进作用 | 第28页 |
第三节 MOOC信源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28-29页 |
一、课程内容精品化 | 第28-29页 |
二、在校内教学广泛使用 | 第29页 |
三、重视与国际接轨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MOOC传播的信道研究 | 第30-41页 |
第一节 传播载体分析 | 第30-34页 |
一、视觉化的图像构建 | 第30-31页 |
二、模块式的内容结构 | 第31-33页 |
三、间隙性的兴奋触发点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传播渠道与媒介分析 | 第34-38页 |
一、符号的分类及功能特性 | 第34-35页 |
二、传统课堂传播与MOOC传播的符号化解读 | 第35-36页 |
三、与传统传播的差异性分析 | 第36-37页 |
四、传统课堂与 MOOC 传播模式的转化与构建 | 第37-38页 |
第三节 MOOC传播信道的特点分析 | 第38-40页 |
一、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 第38页 |
二、传播手段的网络化 | 第38-39页 |
三、传播方式的个性化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MOOC传播的信宿研究 | 第41-54页 |
第一节 MOOC用户基本属性分析 | 第41-46页 |
一、用户基本属性描述性统计 | 第41-43页 |
二、用户的行为与习惯描述性统计 | 第43-45页 |
三、用户行为动机与态度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受众特征分析 | 第46-51页 |
一、用户认知与态度层面分析 | 第46-49页 |
二、用户特征与行为习惯分析 | 第49-51页 |
第三节 MOOC传播的信宿分析 | 第51-53页 |
一、认识层面分析 | 第51-52页 |
二、情感层面分析 | 第52页 |
三、行动层面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