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基于等温循环放大反应检测甲基化酶及miRNA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5页
    1.1 拉曼光谱第10-20页
        1.1.1 拉曼光谱简介第10页
        1.1.2 拉曼散射原理第10-11页
        1.1.3 拉曼光谱仪第11-13页
        1.1.4 拉曼光谱的特征第13页
        1.1.5 拉曼光谱技术的优越性第13-14页
        1.1.6 拉曼与红外光谱第14-15页
        1.1.7 拉曼光谱的分类第15-17页
            1.1.7.1 常规拉曼光谱第15页
            1.1.7.2 共振拉曼光谱第15页
            1.1.7.3 手性拉曼光谱(ROA)第15页
            1.1.7.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第15-17页
        1.1.8 拉曼光谱的应用领域第17-20页
            1.1.8.1 拉曼光谱在材料中的应用第17-18页
            1.1.8.2 拉曼光谱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第18-20页
    1.2 银纳米簇第20-29页
        1.2.1 金属纳米簇的性质第20-21页
        1.2.2 银纳米簇的合成方法第21-25页
            1.2.2.1 以无机材料为模板合成银纳米簇第22页
            1.2.2.2 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银纳米簇第22-25页
        1.2.3 DNA银纳米簇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第25-29页
            1.2.3.1 DNA银纳米簇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小分子检测第25-27页
            1.2.3.2 DNA银纳米簇作为荧光探针标记于细胞成像第27-29页
    1.3 DNA甲基化第29-33页
        1.3.1 DNA甲基化酶简介第29页
        1.3.2 DNA甲基化的原理第29-30页
        1.3.3 已有检测DNA甲基化酶的方法第30-32页
        1.3.4 肿瘤与DNA甲基化第32-33页
        1.3.5 DNA甲基化的前景及应用第33页
    1.4 microRNA的简介第33-34页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34-35页
第二章 基于目标物诱导的多重循环放大反应SERS检测DNA甲基化酶第35-55页
    2.1 前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42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6-38页
            2.2.1.1 试剂第36-38页
            2.2.1.2 仪器第38页
        2.2.2 实验方法第38-42页
            2.2.2.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8页
            2.2.2.2 拉曼探针的制备第38-39页
            2.2.2.3 发夹DNA在磁性微球(MBs)表面的固定第39页
            2.2.2.4 DNA的甲基化第39页
            2.2.2.5 等温循环放大过程第39页
            2.2.2.6 拉曼光谱的检测第39-40页
            2.2.2.7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的实验步骤第40页
            2.2.2.8 甲基化酶抑制剂的筛选第40页
            2.2.2.9 药物抑制剂对DpnI内切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第40-41页
            2.2.2.10 药物抑制剂对Klenow聚合酶和NEase活性的影响研究第41-42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2-52页
        2.3.1 实验原理第42-43页
        2.3.2 拉曼探针的光谱表征第43-44页
            2.3.2.1 荧光光谱表征第43-44页
            2.3.2.2 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44页
        2.3.3 实验可行性研究第44-45页
        2.3.4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表征第45-46页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6-49页
            2.3.5.1 Klenow聚合酶浓度的优化第46-47页
            2.3.5.2 NEase浓度的优化第47页
            2.3.5.3 等温循环反应时间的优化第47-48页
            2.3.5.4 S1/S2双链底物DNA浓度的优化第48-49页
        2.3.6 甲基化酶的检测第49页
        2.3.7 实验的选择性第49-50页
        2.3.8 药物抑制剂的筛选与分析第50-51页
        2.3.9 药物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2.3.9.1 药物抑制剂对Dpn I内切酶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2.3.9.2 药物抑制剂对Klenow聚合酶、NEase活性的影响第52页
    2.4 与其他检测甲基化酶活性方法的比较第52-53页
    2.5 甲基化酶实际样品分析第53-54页
    2.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基于催化发夹组装银纳米簇荧光增强检测mi RNA第55-65页
    3.1 前言第55-56页
    3.2 实验部分第56-59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56-57页
            3.2.1.1 试剂第56-57页
            3.2.1.2 仪器第57页
        3.2.2 实验方法第57-59页
            3.2.2.1 DNA银纳米簇的制备第57-58页
            3.2.2.2 目标miRNA的检测第58页
            3.2.2.3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的实验步骤第58-59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4页
        3.3.1 实验原理第59-60页
        3.3.2 实验可行性研究第60页
        3.3.3 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的表征第60-62页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2-63页
            3.3.4.1 催化发夹反应时间的优化第62页
            3.3.4.2 催化发夹反应温度的优化第62-63页
        3.3.5 miRNA的检测第63-64页
        3.3.6 实验的选择性第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比湖流域土壤盐渍化地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下一篇:多模块组装构建组合文库的新技术研究